约886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课堂实录4
师:虽然是第一次来四中上课,但我对四中却有极深的印象,把这些印象集中汇聚,做成QQ空间里印象标签一样的东西,那一定就是像这样。
(课件展示:四中印象标签——生看且笑。)
所以,希望这节课,同学们能像咱们标签上所说的:永不屈服、不畏困难,敢于展示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的记忆的标签。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印象标签其实是一个人最直观的联想、最鲜活的记忆。如果我们给赤壁也做一个印象标签,那你首先会给它添上一个什么样的关键词?赤壁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找同学们说一说。你觉得怎么样?
生1:美丽的。
师:非常好,请坐!你觉得是什么样的?
生2:豁达,不屈服,勇往直前。
师:豁达,不屈服,勇往直前。赤壁让你联想到了这些,好,请坐!你觉得呢?
生3:很壮观……
师:嗯,好,请坐!赤壁在我们心目中各有不同的理解。然后我们看一看赤壁现在的状态。大家看图,和我们刚才想象的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这是一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赤壁。当然这个图并不是我拍的,而是《自然与人文》的一个编辑去拍的。他偶然去湖北采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和古代完全不同的赤壁。于是,他拍下了照片,当天发了这个微博。有很多热心的网友纷纷给他留言。大家读一读。
(展示课件,提供主情境:赤壁图片——编辑微博——微博留言,生看且读。)
师:从这个留言或者从这个编辑的微博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面对赤壁前世今生的巨变,这位编辑心情怎样?
生:惋惜。
师:嗯,对!惋惜,或者可以说担忧,而这么多留言的回复,实际上都没有直接去给出这个编辑想要的答案。所以,这个编辑所问的关于苏轼的问题,关于《赤壁赋》的问题,不仅仅是在问古人,也不仅仅是在问那些网友,其实他是在问我们。所以,《赤壁赋》的问题,就让我们回到《赤壁赋》中去寻找答案。跟随苏轼一起看一看当时的风月,赏一赏天地的壮观,也从中寻找到我们自己。在刚才所有的回复之中,大家有没有觉得少一个最关键的对象?是赤壁的改变,应该去问一问谁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