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60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辛未七夕
  李商隐①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②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注】①李商隐曾受恩于牛党令狐楚及其子令狐绹,后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牛李两党水火不相容,因此李商隐受到李党排挤。牛党掌权后,他向令狐绹再三陈情。七夕时,创作此诗。②可:岂,难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写“七夕”节日,将古老的传说、民俗和当时的客观景象都概括了进去。
  B.领联前句表地点,后句指时间,“金风”形象地表现了初秋的节候特点。
  C.本诗妙在用语,用“碧”“银”“金”“玉”等反衬了牛郎织女难以相见的痛苦。
  D.本诗语带调侃,又谐音双关,用“巧丝”谐“巧思”,增加了诗歌的意趣。
  2.本诗是怎样间接抒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①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②。
  [注]①宿别:同宿后又分别。②共传:一起举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诗人不说此次重逢,却先回忆过去的别离,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突出了离别之久远和相见之难。
  B.颈联情景交融,“孤灯”“寒雨”“湿竹”“浮烟”等意象营造出了凄迷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伤感悲凉的心情。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是总写伤别。其中的“惜”是惋惜、可惜之意。
  D.这首诗颇具特色:情感浓郁,心理刻画笔触精细,情与景高度和谐。
  4.宋代范晞文评价此诗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人会故人之诗也。前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请结合评价,赏析颔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