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65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
  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
  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
  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作者联想到远在楚地襄水之滨的家乡,以虚映实,抒发内心情感。以下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3.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夫石
  【明】许炯
  劝君莫种柳,不如荆棘树。日日送人行,不解留人住。
  劝君莫喜鹊,鹊不及慈鸦。时时惊妾梦,误报客还家。
  柳条枯尽鹊声息,慈鸦夜夜啼荆棘。万里征夫望不归,新妇山头化为石。
  化为石,几春秋。风中怨,雨中愁。征夫若有归来日,石不能言心亦休。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谐音“留”,却不知留住行人,让人增添相思之苦,思妇因此感叹“莫种柳”。
  B.鹊鸣悦耳原本令人喜爱,思妇却觉得分外的聒噪而心绪纷乱,于是劝人“莫喜鹊”。
  C.柳不及荆棘,鹊鸣不及鸦啼,这种异乎常情的取舍,反映了思妇内心深处的愁怨。
  D.“万里”“几春秋”分别写距离之遥与时间之久,“风”“雨”兼写环境与人的心情。
  5.下列诗句都写了“梦”,其中所梦见的内容与本诗中“妾梦”最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萧淑妃《夜梦》)
  B.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杜牧《秋梦》)
  C.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D.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6.“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望夫石》。两首诗对征夫回来之后的结局有不同的处理,许诗写“石不能言”,而王诗写“石应语”。你更愿意接受哪种结局?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东渡留别祖国①
  李叔同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②。恨年年、絮飘萍泊,总难回首。二十文章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