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字。
名著必读《乡土中国》“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圈点勾画,理解“差序格局”“道德观念”“家族”等核心概念。
2、通过对比讨论,了解中西方在社会格局、道德和家庭方面的不同特点,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
3、学以致用,用《乡土中国》思想分析古今社会文化现象,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理解核心概念,运用所学理论解读社会文化现象。
【学法指导】
1、独立完成预学案、探究案,认真画思维导图。(20分钟)
2、提前完成检测案内容。(10分钟)
3、讨论预学生成的问题。(10分钟)
4、认真书写、规范作答。
【学习过程】
【预学案】初读文本 深入预学
一、梳理文本知识,快速勾画出“差序格局”“道德观念”“家庭”等核心概念,简要写出自己的理解。
1、差序格局
2、道德观念
3、家族
二、作者在阐述概念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快速浏览文本,认真填写下面三个表格的内容。(仿照图2,自己画出1、3对比图。)
1、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社会结构)
2、团体道德和私人道德(社会道德)
中国道德观念 西方道德观念
团体道德
孔孟思想
克己复礼(孝悌忠信)
法治
3、中国家庭和西洋家庭
4、高手挑战:制作三表合一图或两表合一图
【探究案】研读文本 深入挖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任务
诗经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归”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是“女嫁也”;《公羊传•隐公二年》解释是“妇人谓嫁曰归”。“之子于归”意即“这个姑娘要出嫁了”。
任务1、请同学们试着结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