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40字。
《乡土中国》研读指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生展示其阅读成果并对其做读书笔记方法予以指导。
思维发展与提升
指导学生关注作者研究思路;注意作者从调查材料到形成结论的过程,获得研究社会性问题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学与思结合,用《乡土中国》的理论解释一些社会现象,拓展学生社会视野和思考研究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深入阅读并理解《乡土中国》,读与练结合,达到学与思并重。
教学难点
读书心得及从大量调查材料里归纳观点理论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跟着伟人学读书
毛泽东在1939年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酷爱阅读的人。他的一生广泛涉猎政治、军事、心理、兵法、社会、物理等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他的阅读方法有:
1、“自学计划”与“求学好问”
1920 年 6 月 7 日,毛泽东致信黎锦熙,信中强调自学,认为: 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毛泽东经常强调“读书求知,主要靠自己”。自学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有两个前提: 一是强烈的求知欲,一是详细的计划。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制定了详细的自修计划,并严格执行。在自学期间,读书既广泛涉猎,又有所专一。在同一个时期,他总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读书,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深刻研究,力求达到对每一个问题深湛,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毛泽东经常说: “学问学问,学与问是不可分的。真正好学的人,一定是虚心好问的人。”1915 年毛泽东曾写信给萧子升,通过“用之而弥盛”的原理来言明切磋学问、交流学术的重要性。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组织成立哲学研究小组来讨论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还组织成立了诸如读书会、新民学会等青年学生团体,共同争论,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心得,研究学术问题,从中增进友谊,增长见识。
2、 “学思结合”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必须要做到学思结合。青年毛泽东读书养成了一种习惯———手中无笔不读书。他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