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
“悟语体色彩,强表达效果: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学习活动
学情分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丰富词语的积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和“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关于词汇的相关知识,把握词义理解和词语运用的相关规律。
“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是第三个学习任务“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的第三部分,前两部分分别为“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为,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理解词语表达之美,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词语。
“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是第三个学习任务“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的第三部分,前两部分分别为“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词语的语体色彩”,重在探究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和正确运用。
学情分析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其内涵是“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进入高中,要求学生在以往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整合,对语体色彩的概念、性质、类别、特点和用法等进行探究,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从针对本校高一学生设计制作的《词语的语体色彩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看,收到有效问卷191份,参与调查的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词义除了概念义,还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知识,但超过三成学生平时没有锤炼语言的感受,没有对锤炼语言的追求,即使某些词语使用很恰当,也往往是一种无意识选择;超过四成的学生对于“语体色彩”的积累、梳理和探究,缺乏具有典型性的学习过程和对不同语体色彩运用的敏感性,将近两成学生对“语体色彩”概念模糊甚至理解错误,将近半数的同学不能找出也不会赏析使用不得体的口语词和书面语词。
以下是问卷调查部分数据展示:
第三题:你知道书面语体吗?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公文
语体吗?
第四题:你知道“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