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70字。
乡土中国
教材分析
语文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1.书的类型决定读法:《乡土中国》是学术性论著,可以是目的性强的专业阅读,也可以是普通的非专业阅读,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两种方法虽然阅读取向与方法不一样,但是两者没有截然区分,在阅读时是可以相互交叉的。中学生对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可以有些体验和印象,如果能进一步探究就更好。作为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磨学生的性子,关键是让他们感受阅读的魅力。
2.读书宜先“粗”后“细”: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阅读社会科学论著,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
3.要学会“抓概念”:"粗读”之后,就进入了“细读”,主要是分析性阅读,在整个阅读中占大头的,要花更多的精力。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松随性”,社科论著的阅读要有些计划和步骤,多动脑筋,多一些理性思考。“细读”时最要紧的,是“抓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把某些现象或者事物所体现的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种“说法”(往往是某一个词句),这就是概念。
学情分析
这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次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内容,语文教材要求阅读整本书既是为了落实课标精神,也是回归语文教育传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乡土中国》全面展现了中国社会结构特点,着眼于实证研究与客观描写,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经典论著。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有助于认识中国国情特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探索创新意识,提高语文关键能力。
【核心概念解读——差序格局】:
1.学生能较好地梳理整本书的核心概念,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较为难,是因为该概念是用比喻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学生不太能准确地把握该概念。
2.“差序格局”的概念是抽象的,而乡土中国离我们的现代中国有一定距离,造成了学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
3.随着时代变化,“差序格局”具有了新的特点,挖掘现代中国依然存在的“差序格局”,从“变”与“不变”中深入理解“差序格局”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梳理"差序格局“的概念及特征;
2.通过春节“走亲访友”的真实情境,进一步了解“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教学重难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