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走进乡土,寻根寻法——《乡土中国》批注导读课
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具有学术性与文学性。《乡土中国》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必读的经典。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面向高一学生的一节整本书导读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乡土中国》与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方法。本课主要针对学生在第一次略读《乡土中国》时呈现的典型批注阅读问题,进行探究性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供阅读学术性著作的高效批注方法,为学生完成《乡土中国》整本书精读任务提供指导。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学术性著作的“批注符号系统”、“批注点评体系”“批注逻辑体系”,引导学生进行“批注质疑问答”,实现规范批注和高效批注。
2.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总结阅读学术性著作的方法、学以致用,通过整体批注进行文学短评写作。
3.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4.通过希沃白板和希沃易课堂进行全员平板交互式授课,实现信息技术与整本书阅读的深度融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批注示范,总结批读,建立阅读学术性著作的规范高效批注阅读体系。
2.学以致用,拓展批读,尝试文学短评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看笔记,找优点 。
观看自主阅读(素读)笔记视频,找《乡土中国》优秀阅读笔记优点。
明确:优点——条例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阅读方法多元(思维导图、批注点评等)。
教师点评——这些优秀阅读笔记给大家做了很好的阅读示范,很多同学都使用批注法做读书笔记,但是批注效率不高。
希沃技术:【视频播放+视频截屏缩放展示】
二、找批注问题
观察三张阅读图片,找出图片主要批注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