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80字。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七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
  1. 默写古诗文。
  (1) 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日月之行; ______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述而》)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 , ______ 。(《述而》)
  (6) 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 , ______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______ ? ______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lín ______ 人间。
  (2)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______ ,美不胜收。
  (3)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______ ,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
  (4) 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 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初他对爷爷的病不以为意,结果那次竟成了诀别。
  B. 经过反复推敲,他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案。
  C.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D. 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翻来覆去地装订成了两本完整的书。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 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C. 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D. 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缺乏英雄的身影。何谓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悬,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83年前,南京保卫战,镇守水西门的第51师153旅306团,眼见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日军,某排长主动申请组织敢死队,子弹上膛,刺刀上枪,列队出发,他们再也没有回来;83年后,武汉保卫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救国救民,多少人逆风而行。徐辉,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51岁,连续奋战18天之后,积劳成疾,牺牲在抗疫的战场上。她牺牲后,她生前单位的医护人员踊跃报名,不惧生死,驰援武汉。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英雄们用生命担当使命。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 根据以上材料,以“英雄”为描述对象,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抒发你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6. 在乐乐心目中,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盖世英雄。细读《西游记》后,他发现这个英雄也曾多次流泪。他摘录了下列选段,请你帮助他分析孙悟空流泪的原因。
  ????①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舍悲留意嘱沙僧。……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原因:______
  ????②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原因:______
  7.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也能够带给我们感动和力量,结合读过的名著,任选一部,说说“他”的英雄故事。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②子曰:“ 。”《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⑤子夏曰:“ 。”《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不逾矩 ______
  ②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
  ③不舍昼夜 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