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240字。

  保定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至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场血战,是一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英雄史诗。作家曾平标以一种历史责任、现实担当和作家良知,直面、正视和深度发掘湘江战役的历史,在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中冷静、从容、客观地描述了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激烈鏖战,以七个章节全景式复盘了整个战役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一个广阔而特殊的历史空间。
  《向死而生》采用历史时空和现实情境相互切换的叙事结构,运用宏大历史场景与具体战斗细节互相交替的创作手法,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通过情真意笃地回首湘江战役的历史过程,通过激情昂扬地叙说红军将士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通过挚诚至切地书写桂北人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当下故事,集中诠释了以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无限忠诚、勇于担当为核心的湘江战役精神,真切表达了八桂儿女对红军烈士的敬仰之情和敬畏之意,深刻阐发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这部带有史传意味的报告文学,是一部用鲜血祭奠信仰的壮丽史诗,是一幅用历史关照现实的精神图谱,以细腻的描写、周详的铺陈、深彻的抉发,将沉积于历史深处的血色记忆打捞出来,在讲述宏观战事大背景的同时,以细腻笔触复原和塑造了诸多红军将士的英勇形象和超拔风采。
  《向死而生》是一部用忠诚诠释信仰、以担当凭吊英灵的文学力作,作者恪守正确的党史观和历史观,采取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秉持向红军英烈敬仰和致意的虔诚态度,查阅和研读大量党史、军史、革命战争史和众多长征先烈的档案史籍和文献资料,以此重温和感受湘江战役的慷慨悲歌,进而搭建起三十七万字的鸿篇巨构。为了增强作品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作者以田野调查方法丈量湘江两岸、桂北大地,实地寻访众多红军的后人、烈士遗骸收殓人员、遗址遗存保护者、党史专家以及当地村民,认真倾听和悉心记录当地干部、村民和史志工作者的回忆和介绍,为撰写作品积累了大量权威素材和丰赡的一手资料,体现出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和科学的创作方法。
  历史是一面镜子,英烈故事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我们阅读报告文学《向死而生》,回眸历史打量过往,重温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的不朽功绩,不仅仅是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敬重先烈、致敬先烈,更是锤炼共产党人的“心学”,磨砺理想信念之基,淬炼初心使命之根。
  (摘编自刘金祥《妙笔华章祭忠魂》)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正因为长征的伟大,尤其是长征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这才引来世界上包括政治家、作家、社会学者在内的一波波“朝圣者”。
  那么,长征除了让人高山仰止,还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精神品质?这一点可以从毛泽东的谈话中读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湘江战役无论是在时间、规模、激烈程度方面,还是在作战成果方面,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B.为了写好《向死而生》,曾平标通过实地走访获取了大量的权威素材和丰富的一手资料。
  C.毛泽东用了三个比喻来评价长征,肯定了长征对于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习近平也高度评价了长征精神。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或品质,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红军都绝不承认失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死而生》是我们回顾长征的一本教科书,湘江战役中的英烈故事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素材,能够让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B.如果不将湘江战役置于宏观战事的大的背景之中,那么《向死而生》的叙事结构将变得单一起来,也就无法通过历史关照现实。
  C.中国共产党构建的长征精神,既跳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又与西方迥异,在这一精神的洗礼下,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政治信仰非常坚定。
  D.亚克夏山上的红军烈士墓在红军墓地中海拔位置最高,彰显了人民军队的精神高度,这种精神高度激励我们的党和军队取得最终的胜利。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复兴中学组织学生参观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让青年在感悟长征历史故事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坚定社会主义崇高理想。
  B.远近闻名的红军村——沅城村从2022年开始积极开展“大树底下讲故事,红军精神永传承”系列活动,以保护好红色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借助红色旅游振兴乡村。
  C.2022年10月28日,江西省第16届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走进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县,开启了于都百万儿女积极参加省运会的新里程。
  D.莱西市以《红军长征历程与启迪》为题对年轻干部进行授课,围绕红军长征深入讲解,教育激励年轻干部以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析报告文学《向死而生》创作的特点。(4分)
  5.2022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纪念日,复兴中学特举办“红军长征”图片展。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重要人物等,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综合两则材料,为此次展览写一个结语,警醒同学们要将长征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不超过120个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变色鸟  王荀
  县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江明,退居二线时主动让贤,把美协副主席田宏扶到了美协主席的位置上。
  田宏是江明看着成长的。田宏从小喜欢绘画,尤其对牡丹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田宏被分配到文化局工作,业余时间坚持作画,经常拿着画作请江明指教。江明看田宏是个可塑之才,就引荐他加入县美术家协会。美协有啥活动,江明都给田宏通知。田宏也乐意参加,风里来雨里去的,从没有一句怨言。
  田宏三天两头往江明的家里跑,端午节送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