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220字。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人工智能文艺能否成为与人类文艺并驾齐驱的新的文艺类型?能否成为一种摆脱人类指令的主体性创造?从目前来看,虽然人工智能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意指不明、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的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可是,人工智能又有一定的主体性。在人工智能创作过程中,人类发布指令,控制过程,收获结果,但创作的“细枝末节”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人类让给人工智能的那部分工作,让人工智能获得了一种“存在感”,即虚弱的主体性。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些业界人士故意夸大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能力,但不管如何夸大,都无法改变目前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方面主体性仍然不足的现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类重真情,尚大义。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算法逻辑模仿人类创作出文艺作品,但它无法模拟人类基于历史经验、生命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更难像人类那样睹物思人、托物言志,这是人工智能更难逾越的一大障碍,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创作出伟大作品的重要原因。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只是对人类创作行为的一种模仿,而非一种类似于人类创作的那种独立的对美的创造。
  未来,人工智能要想在文艺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就需要在深度学习等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完善,甚至需要从深层逻辑上寻求结构性变革,从而产生全新形态的人工智能。
  (摘编自王东昌《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材料二:
  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2017年5月,人工智能写诗系统微软“小冰”模拟人类“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方法,学习了500多位诗人的现代诗,花费上百个小时,训练上万次,练就写作现代诗歌的本领。人工智能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的“钻研”与此类似,都是利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存储并分析大量艺术家作品,寻找明显的规律并重组,完成艺术创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与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相比,前者缺乏现实性,后者是基于现实的情感抒发,故比前者要深刻得多。
  B.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时需要依附人类主体而进行,它虽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太弱,无法与人类主体性相提并论。
  C.目前,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自身和客观的一些原因,也存在许多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D.科幻小说、人工智能电影等凭借幻想、想象手段建构与呈现“后人类”景观,并借此对人类的社会现实进行观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均提出了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一些疑问,从而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B.材料一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各自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阐明了前者在创作上的局限性。
  C.材料二通过“小冰”的事例,论证了人工智能虽然具有强大的学习本领,但还存在着不足。
  D.若人工智能成功复制人类情感,两者间的安全界限定会被打破,人类主体地位必然消亡。
  3.下列选项,不符合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技术原理”解说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在创作时主要由人类发布指令,控制过程,收获结果,它只完成“细枝末节”。
  B.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的时候需要依靠大数据、深度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
  C.人工智能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进行艺术实验,试图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复制,进一步实现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D.人工智能创作需利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存储并分析大量艺术家作品,寻找明显的规律并重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下面是作家南帆曾举过的一个例子,请结合材料对其观点加以分析。(4分)
  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创作的机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撩湖兵①      王旭峰
  元旦过后,杭嘉和穿着全套的皮水服就上了疏浚船,熟练地提起了橹。杭家的女人们送他到公园码头,眼窝都湿了。她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个将西湖视为后花园的杭天醉②,那个驾着私家画舫品茶、眯眼尽赏湖上风光的杭家少爷,那个最终在大雪弥天之日长眠在湖上的杭公子。对此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