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10字。

  散文专题训练----结尾段的妙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稻田  金小林
  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我吃过许多产地的大米,可是其他任何地方的稻米都没有记忆中的味道。我的味蕾非常认生,只认可带着故乡泥土味的稻米,于是我便想起了故乡的稻田。
  ①春天东风吹醒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布谷鸟唱着芒种的歌,水稻的种子一把一把地洒向膏腴的泥土里。春风和阳光驱赶着时令的轮子,水稻开始生长,抽穗,灌浆,结籽,低头。那些星罗棋布的稻田成了一道醉人的风景。稻叶在风中婀娜摇曳,开阔的田野像洒满了黄金,在阳光的渲染下,明净的天空仿佛是金色的大幕。那时的天空,湛蓝得如同大海,把一种诗意般的美画在巨大镜子里,也把诗意的美洒在广阔的田野上。以至于现在,当我看到天空的流云,空灵明净的天空,以及在它衬托下的稻田,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初夏的田野一片碧绿。青青的稻叶随风摇曳,一片一片地迎风招展,嫩嫩的,亭亭玉立着,像一根根翡翠簪子直指天空;又如月宫仙子落入凡尘,袅娜多姿,而干净得不染纤尘风雨。绿油油的稻苗,当风踩过,有节奏地弯腰,有节奏地昂起,仿佛母亲的胸脯跳动起伏,跳动着暖暖的诗意与美妙的音符。②夏日的夜晚,蛙声如潮,仰望星空闪烁,田野里流萤飞舞,忽东忽西,忽上忽下,它们在嬉闹着,歌唱着,追逐着,在一闪一闪中舞动着它们美妙的舞姿,那是一种勾人心魂的美丽和充满遐想的浪漫。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拿着空空的玻璃瓶子,趁着明亮的月光,捕捉流萤。有时在追逐中,一不小心踏了个空,脚和鞋深深地陷入烂泥里,但这丝毫不会妨碍孩子们捕捉萤火虫的兴趣。有的孩子收获满满,捕捉的萤火虫装满了一瓶子。月光洒落在稻田上,轻轻地,柔柔地,给这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蒙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是不是西域女子来到了眼前,脸上还罩着面纱,身上散发出怡人的幽香?这美丽的西域女子给这流萤追逐的夜晚平添了一份古远与神秘。一阵晚风吹来,清新的稻香扑面而来,似一股浓郁的酒香,让人忍不住一品方休。若隐若现的幽香从眼前掠过,可你又不知从何处飘来,只知道这每瓣晶莹雪白的稻花上盛满令人神往的芳香。这缕香气,像流水一样划过心田,甘泉般、暖暖地、轻轻地滑过的瞬间,是一腔满满的温润感,令人宁愿陶醉千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石榴红了,稻子熟了,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在飒爽的西风里,在带着凉意的秋阳下,翻起一层层的稻浪,似波涛汹涌般气势磅礴。于是,村民笑了,整个村子笑了,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村民的脸上,农家小院也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可是农民忙碌一年的收获呀!有了这满畈的沉沉的稻粒,村民们便有了的底气,也有了一年的饱暖,也就有了冬天炉火边无忧无虑地小酌一盅的豪情与喜悦。
  田地承包到户前,生产队是农村的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只要哨声
  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的稻田”既是散文的标题,又是全文的线索,它串联起作者对故乡春夏秋冬的美好记忆。
  B.文本主体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绘了故乡的稻田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条理分明,详略得当。
  C.全文运用多种手法回忆家乡稻田的美好,在情感表达上真挚感人,在构思上自然流畅,非常富有感染力。
  D.散文最后两段写到家乡的变化,言语之间充满遗憾之情,但更多的是对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的隐隐担忧之情。
  2.文章最后一段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它的妙处。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