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10字。

  诗歌专题训练----主题“安边定远”
  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①监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②,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③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④蒟酱⑤实,歌杂竹枝词。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注释:①富顺:古代包括云南、贵州及川西南的广大地区。②五尺道:秦代修筑从四川通往云南的路,长约二千余里,宽约五尺,史称“五尺道”,还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③文翁:汉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设立学校。④馐:此处作动词用,“荐”的意思。⑤蒟酱:鸡棕酱,鸡棕是一种香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回顾我国古代中原王朝在广大西南地区开辟道路、设置官吏、安抚南夷的历史,笔墨简练而涵盖广远。
  B.颔联两句所涉及的文翁成都设学和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典故,反映了我国古代关注边疆文化和民族团结的情况。
  C.颈联两句写富顺饮食单调,文化浅俗,反映了此地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同时隐含了对友人赴任后生活的担忧。
  D.本诗偏于议论,不铺陈文采,也不刻意求工,在质朴的语句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情感诚挚,含义深远。
  2.自古以来,送别诗作常囿于个人情感圈子之内,多表达悲戚缠绵的惜别之情,而司马光的这首送别诗却不流于此俗。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的认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边事①
  唐•张乔
  调角②断③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④,白日⑤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⑥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公元857年,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此情况之后。②调角;吹号角。③断:占尽。④春风对青冢: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⑤白日:灿烂的阳光。⑥穷边:绝远的边地。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所写的时间是秋季,地点是边关,微妙地传达出边关闲适、征人无聊的主旨。
  B.诗中描写了自己在春风的吹拂下,去看昭君墓地,还看到了灿烂的阳光普照梁州的情景。
  C.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如颈联中的“无兵阻”“有客游”,将“无”和“有”、“兵”和“客”进行对比,这对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尾联运用了拟人。
  D.尾联中的“此水”不确指,有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E.全诗意境高阔而深远,呈现给读者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
  4.请赏析首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