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40字。

  诗歌专题训练——传统节日上元节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杨亿
  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帘侵座白,霜飞碧瓦透衣寒。
  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诗题可知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情境和原由,还可知这是一首应和酬赠诗。
  B.在蜡烛上刻度数,烧烛以计时,诗中用“刻烛”来表现众人诗才之敏捷。
  C.“侵”和“透”二字含蓄表达了夜已渐深,曲终人散后诗人的悲凉心境。
  D.“铜壶漏彻东方曙”与中唐诗人王建的诗句“铜壶滴尽晓钟迟”意思相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欢”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看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②。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任,次年上元日写下这首词。后来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②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先描写了杭州灯夕热闹繁荣盛况:月光皎洁,灯月辉映,引来满城男女游赏,而后再写富人过节的繁奢景象。
  B.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词语言更显隽秀,至情深婉,这是与本词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
  C.“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写出了密州的上元节百姓们击鼓吹箫,到农桑社欢度节日的热闹,与上片“钱塘三五夜”相映衬。
  D.“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4.有人评价苏轼这首《蝶恋花》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元宵节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请结合诗句分析词人丰富的情感意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
  【宋】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①中斋:南宋爱国词人邓刻的号。他和刘辰翁是同乡,曾参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