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40字。
诗歌专题训练----蔑视功利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登九峰楼寄张祜[注]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
B.颔联把无形的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具体,意蕴深长。
C.翠峰依旧,徒添知已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思无尽”“恨即休”是本诗的诗眼。
D.尾联一个“轻”字表现出张祜蔑视权贵利禄的名士风骨,暗寓对张祜的赞赏。
2.简要赏析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问句形式开篇,意谓: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
B.“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一句是对首联中“节物”的具体描绘。
C.“包羞”一词表明了诗人羞于过这种食厚禄但却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
D.“鹿车”喻回归田园,诗人以此“贤者避世”之想表现对权贵的蔑视。
4.下列诗句对景色的描写手法与本诗颔联最相似的一项是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B.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
C.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D.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
5.《文公语录》写道“欧阳公文字好者,只是靠实而有条理也”,“有条理”也是本诗的突出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对这一特点作简要阐释。
三、诗歌鉴赏,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忘机友: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的朋友。
6.从体例来看,这首元曲属于散曲中的 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