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570字。

  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统测
  语文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使生态文明成为现实。
  所谓生态正义,就是所有人包括代内所有人和代际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有利用生态资源的权利,同时又能公平地分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美国学者巴里曾说:“在柏拉图的时候,如同我们的时代一样,任何正义理论的核心问题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辩护。作为社会正义的表现形式之一,生态正义同样也是指人们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公平、正当性.只不过在这里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生态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是代内正义,即同时代所有人,无论其种族、民族、国籍、性别、职业、信仰、教育程度和财产状况如何,都能够平等地享有生态权益和公平地分担生态责任;二是代际正义,即各个世代的人都担有保护生态资源可持续性的责任和义务,前代人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该损害后代人的生态权益。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生态正义,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呢? 对此,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做了不懈探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代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要实现生态正义、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生态社会主义。但是这种认为只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就能走出资本逻辑,从而克服生态危机,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因为,无论是在何种社会,只要存在着资本,资本逻辑就必然会表现出来。
  在当前看来,要避免资本逻辑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就必须特别重视节制资本。所谓节制资本,并不是完全消解资本逻辑,而是要对资本逻辑加以限制,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要把它限制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或“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而要有效地节制资本,实现生态正义建设生态文明,仅有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能够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包括严格的环境立法、完善的环境监管体制以及生态修复、补偿机制等等,才能有效防范包括资本逻辑在内的各种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侵害,真正实现生态正义,使生态文明成为现实。
  (摘编自汪信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审思》)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态正义规定了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前代人在开发利用生
  态资源时,不应该损害后代人的生态权益。
  B.文章作者认为,如果走出了资本逻辑,就能克服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正义,这种观点与当
  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致。
  C.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超越。
  D.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需要多维度发力,系统化学理阐释经验规律,努力提炼原创成果。
  2.不能作为论据支撑“建构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一项是(3 分)
  A.唐代白居易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我国正不断命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
  C.我国在加强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等学科建设。
  D.战国思想家苟况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代际正义”要求所有人享有生态权益,同时分担生态责任
  B.材料一、材料二都提到“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侧重点相同。
  C.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顺应时代需要而形成,具有原创性.
  D.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对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3 分)
  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5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生
  ——巴金写意
  李辉
  巴金这样说过:
  “我常将生比之于水流。这股水流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在创造它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以达到那唯一的生命之海。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还射出种种的水花,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爱和恨,欢乐和痛苦,这些都跟着那水流不停地向大海流去。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到,或者我们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