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90字。

  古诗词阅读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禁于长安时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首联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也与颔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
  B.杜诗与高诗中的“寒”字都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氛围。杜诗表现出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切;高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寂。
  C.《月夜》一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笔法婉曲。《除夜作》用语质朴浅近,精炼含蓄,寓情深微悠远。
  D.杜诗和高诗都表达出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能四海安定。
  16.杜甫的《月夜》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对写法”,即诗人从对方落笔,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高诗在这一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赏析两首诗。(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D
  16.(6分)
  ①《月夜》中,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和儿女,却从对方着笔,想象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思念困守长安的丈夫。颈联进一步写妻子“忆长安”,在蒙蒙雾气中,在冷冷月光下,妻子久久伫立遥望长安,通过对写法,更加表达出对妻子儿女的深切的思念。
  ②《除夜作》中,诗人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从对方落笔,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虚实结合,更加突出了客居在外的诗人此时对家人的思念。
  ③两首诗都运用对写法,表达情感委婉含蓄,真切动人,耐人寻味。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忆梅
  唐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注:本诗写于诗人身处蜀地梓州幕府时。
  早梅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和张诗都描写了春日里寒梅初绽的美妙景致。
  B.张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特点。
  C.李诗写出自己的漂泊处境,而张诗并未涉及经历。
  D.李诗和张诗都蕴藏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洁的志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