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2).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3).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4).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来聘于我。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闵帝践作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淮二州刺史。
(《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B.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C.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荣定,扶风平陵人也。荣定沈深有器局,容貌瑰伟。周太祖见而奇之,授平东将军,赐爵宜君县子,邑三百户。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以功拜上仪同。后从武元皇帝引突厥木杆侵齐之并州,赐物三百段。袭爵永富县公,邑千户,进位开府,除忠州刺史。从武帝平齐,加上开府,拜前将军。
其妻则高祖姊安成长公主也。高祖少小与之情契甚厚,荣定亦知高祖有人君之表,尤相推结。高祖受禅,来朝京师。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坐事除名,高祖以长公主之故,寻拜右武候大将军。上数幸其第,恩赐甚厚。以佐命功,拜上柱国、宁州刺史。
突厥沙钵略寇边,以为行军元帅,率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与虏战于高越原,两军相持,其地无水,士卒渴甚,至刺马血而饮,死者十有二三。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开皇六年卒,时年五十七,谥曰懿。
(节选自《隋书•窦荣定转》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B.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C.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D.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子”“公”均为爵位。所谓“爵位”,也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权限也不同。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擢”“谪”“转”“徙”等,其中“谪”指贬官。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指王朝换代,新皇帝接受旧帝禅让的帝位。
D.“谥”,是指加给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的人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与齐的作战中,窦荣定和汝南公宇文神庆一起带领两千精锐
……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B.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C.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D.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竖子,用于对人的鄙称,如《鸿门宴》中的“竖子不足与谋”。
B.尺籍,汉制,将杀敌立功书写于竹板。“士无尺籍”指男子无须服兵役。
……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举秀才,除郎中。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后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给亲兵五百人,镇邺。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旅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入为侍中,迁尚书。
涛以母老辞职,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会遭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涛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启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
初,涛布衣家贫,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得不坐。
太康四年毙,时年七十九。诏赐衣服钱器等,以供丧事,策赠司徒,祭以太牢。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山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B.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C.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D.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竹林之交,指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游集于竹林之中,竹林七贤又称“建安七子”。
B.推毂,推车前进,是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此处指互相推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