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30字。
一、积累运用
1.默写(20分)
(1)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怨。”
(4)《大学》中强调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光明德性,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并且保持不变。体现这三个层次的名句是“大学之道,____________,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儒学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和管理家庭以及治理国家和天下太平的关系,《大学》中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____________,国治而后天下平”。
(6)____________,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________________。
(7) 为仁由己,______________?(《论语•颜渊》)
(8) 《大学之道》中特别强调从天子到庶人各个阶层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论语》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6分)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D )。(3分)
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没有常形,也就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理”,这是事物应有之道。因此当画家文同被认为掌握了竹石枯木的“理”时,这意味着他能够在所有方面令人信服地呈现这些事物。最终,文同所得之“理”将他与竹子融贯为一,就创造出了优秀之作。(卜寿珊《心画》)
①在绘画形式中,“理”是一种让人信服的正确观念
②艺术家必须要感知它们的存在方式,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
③掌握这个理,艺术家的创作就能得心应手,并符合人们的期望
④它们的形态不是一种定势,会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3. 小方同学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来指导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C.非淡泊勿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三、选择(34分)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B.可以群,可以怨 怨:讽刺时政。
C.迩之事父 迩:近。
D.君子喻于义 喻:比喻。
解析 D项,喻:知晓,明白。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