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550字。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打开手机,就能在线问诊拍完CT影像,可自动诊断、出结果……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等新的医疗业态不断涌现。数据互联互通是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数字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它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与临床技术相结合,具有显著优势。从患者的角度看,数字医疗能够跨越时空,解决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就医费用、改善就医体验。从医生的角度看,数字医疗让患者病历、健康档案实现数据化,提高了疾病诊断的效率,进一步解放了医疗生产力。从医疗机构的角度看,数字医疗有助于促进院内管理精细化,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数字医疗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就医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发展潜力很大。现实中,由于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电子病历无法共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等因素,数字医疗的优势还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数字医疗过程中,应加快改革医疗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打通相关堵点,让优质医疗资源顺畅流动,更好惠及广大患者。
发展数字医疗,还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在推进医改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明确医疗机构的权利义务,进一步规范数字医疗行为。前不久施行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类似举措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受到社会关注。
当然,数字医疗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属于新事物,也亟待加强监管。在互联网诊疗中,一些平台为了节省成本,对医生的资质等存在审批不严的问题一些医疗机构没能保存好患者的就医数据,造成患者隐私泄露。凡此种种,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不容小视。未来,有必要压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大对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数字医疗的本质是医疗服务。只有规范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数字医疗才能行稳致远。(摘编自《充分激发数字医疗的优势》(人民时评))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对卫生体系和医疗健康产业构成了重大考验,与此同时,也对医疗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抗疫过程中,面对急剧扩张的医疗资源需求,以云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站到了舞台中央,数字医疗成为平衡医疗资源供需的解决方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医疗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集合,它把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整个医疗过程。
B. 发展数字医疗,完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多一些政策措施,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
C.在互联网诊疗中,一些平台泄露患者数据,造成隐私泄露,而传统医疗则无此类问题。
D.数字医疗技术作为新型医疗模式,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提升医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非医疗企业所收集的数据不经传统医疗部门审核而公之于众,那么数据的发布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
B. 数字医疗领域出现了个人隐私、算法可靠性、非授权发布、数字化人力资源缺失等数据伦理方面的问题。
C.随着疫情防控逐步趋稳,许多企业很可能会出现“阵痛”,但数字医疗最终必将会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
D. 数字医疗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平衡疫情期间的医疗资源供需的问题,今后其发展势头将仍不断高涨。
3. 下列选项中的现象描述不属于数字医疗领域数据伦理问题的一项是(3分)
A.2007年,Google 曾错误预测非洲某国将出现霍乱,引发该国社会恐慌,并挤占了共本就十分匮乏的医疗资源。
B.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微博、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存在不少对新冠死亡率的夸大预测,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C.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个月内,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卫宁健康市值飙升,涨幅分别达56%、22.6%、39.4%。
D. 疫情期间,针对武汉人、湖北人网络上出现语言轻蔑、过度回避、扩散信息、标签污名和粗暴对待的现象。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论证内容的现实针对性。(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 题。
后花园五月里就开花的,六月里就结果子,黄爪、茄子、冬瓜、西瓜、西红柿等。正临着这热闹闹的后花园,有一座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磨房的后窗子就向着花园,刚巧沿着窗外的一排种的是黄瓜。
在朝露里,那样嫩弱的须蔓的梢头,不敢去触,一触非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