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740字。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大巧若拙”是老子为了论证道的自然无为而列举的一个例证。《老子》第四十五章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在这段话中,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成缺、盈冲、直曲、巧拙、辩讷、静躁寒热。老子辩证地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事物的表象与本质有时完全相反,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盈的东西看似空虚,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看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看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看似口讷。清净克服躁动,寒冷克服暑热。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老子的“大巧若拙”,指出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在老子看来,“巧”分为“大巧”和“小巧”。所谓“小巧”,就是刻意使用人工技巧,精心雕琢。老子蔑视“小巧”,认为它是社会祸乱的原因之一:“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正是基于此,他才认为:“五色令人目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第十二章)老子认为真正的“巧”是“大巧”,然而它却往往以“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与老子关于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有关。老子的哲学以“道”为核心,道是宇宙本体,孕育生长了万物,是无所不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同时,“道”又遵循“无为”“自然”的法则运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在老子看来,只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干预,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一切目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大巧若拙”与“道”的自然无为是一致的。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巧”并不在于违背自然规律刻意人为,而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和自然本性,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目的,这样看似“拙”,实际是真正的“巧”。
(摘编自姚丹《论“大巧若拙”的美学内涵》)
材料二:
所谓的美在“自然”,即是讲其为素朴纯全之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不逆自然之法。在造型观念上表现为:不违其势、择势而趋、因势造型。在加工技法上,表现为:不违其质、顺其自然之属性。加工技法、成型工艺等皆要以熟练可行之法为之,切不可因技术、材料、工艺的特殊性而限制了工艺美术品的加工制造,限制其自然属性的表露。在其装饰方面,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提出“大巧若拙”,初衷并非一个论点,而只是作为论证道的自然无为的论据。
B.在老子看来,事物的表象与本质是完全相反的,最完满的东西看似欠缺但作用不减。
C.“老境之美”蕴含了厚重和古朴的意味,这可能是它富有生命力,值得推崇的原因。
D.体现自然之美的工艺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以表现自然属性为前提,不可随意限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老子“自然无为”思想中,他认为人只能顺应自然规律,没必要也不能采取实际行为。
B.材料一中对《老子》内容的多处引用,作为论据,既直观展现老子观点,也增强说服力,
C.材料二中举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的例子,论证了造型观念和装饰方面的观点。
D.吴鸣的《大语系列》和非洲刚果(金)米赫姆巴族的木雕作品,有着相类的美学追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作品内容最不能体现“大巧若拙”工艺美学思想的一项是(3分)
A.齐白石的《六虾图》线条简洁,画面只是运用墨的浓淡调节构造,在朴素中见出活力。
B.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枯树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怪石似快速旋转,呈现出生命力。
C.根雕大师张德和的作品《沉鱼》,利用一段纹理扭曲的藤条阐释了“美”的间接含义。
D.超写实主义油画领军人物冷军作品《小唐》,画作纤毫毕现、精细入微,让人叹为观止
4.材料一第二段引用了《老子》中的五个句子来论证观点,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五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4分)
5.下面两图是某艺术家的漆木器作品,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他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大巧若拙”工艺美学思想的?(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