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20字。

  6.2《插秧歌》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②渠:他。半霎:半晌,一会儿。③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B.颔联采用夸张和白描手法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的景象,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同时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2.请将杨万里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但在塑造的农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②,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兜鍪(móu):古代战士戴的头盔。②莳(shì):移栽,指插秧。匝:遍;满。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暗示分工精细明确。
  B.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C.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抢插的紧张程度不言而喻。
  D.尾联写田夫对送饭的人的回答:抢插还未结束,稻苗还未栽稳,体现了农夫的吃苦耐劳。
  4.这首《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5.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6.“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