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470字,答案扫描。
江西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近期,《深海》《中国奇博》《三体》等动画作品凭借精致的画面和富有特色的故事登到广泛关准、将“中国动画学派”话题又一次推到台前、持续引发我们思考:在视听作品符为大观的今天、中国动画怎样才能更加吸引人,打动人?
鲜明的美学风格是动画作品吸引观众的基本条件。作为视听艺术,动画在视觉呈现上不同于真人影像,是基于一定美学风格的写意创造。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认准这个方向,将美术传统与当代技术充分融合,在美学风格上不断实现突破。《中国奇焊》直接化身多种美术风格的“展示台"。不仅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通过新技术赋能重焕生机,动画创作者还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实验;或将中国传统画风与西方素描画法相结合,或者用三维动画凸显水墨特点。《深海》则更进一步,融合油画色彩与黑白水墨,以三维形态呈现写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从传播效果来看,观众对这些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美学风格的肯定,证明了将动画天然具有的写意特色与中华美学注重意境营造的传统相结合,能够在动画“画风”上迸发出巨大创造力。
创新动画“画风”,需要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注入契合观众情感需要的内涵,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从而真心喜欢,如此才能使新的"中国风"落地生根。创作者们正以这样的创作理念开掘内容与主题,注重在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连接中激活中华文化基因。《白蛇;缘起》以人们熟悉的民间传说为底本,从主人公情感角度进行叙事,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敢想敢为的艺术形象,赢得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认可。《深海》关注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色彩绚烂的粒子水墨寄寓了不畏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粒子水墨,它们来自传统又贴近当代. 与当代观众心心相印。
用新的视听语言反映时代脉动,中国动画正在探索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这种艺术风格不拘泥干形式,而是在中国动画优秀传统中有机融入时代内涵和当代美学追求,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可。
(摘编自杨宸《展现中国动画旺盛的生命力》,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个春天,由8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赢得超高口碑,"合和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等文博"开年展"大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活起来”“潮起来”。
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品,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奇调》既有水墨动画等中国传统画风、又有西方素描画法的特点,还采用了当代三维动画技术,实现了美学风格上的突破。
B.《中国奇课》之所以吸引观众,不是因为中式美术风格的创新运用,而是由于其精神内核、叙事方式和文化底色是中国的。
C.只要以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去吸纳城外优秀文化,就能让中华文化在全球文明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并获得持久影响。
D.中国动画探索出了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在优秀传统中融入时代内涵,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动画的写意特色跟中华美学注重意境营造的传统相结合,可创新动画“画风”。
B.民间传说来自传统、粒子水墨贴近当代,使中国动画新的“中国风”落地生根。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文明的智慧,奠定了我们稳立世界文化激流的基础。
D.传统文化未必是"阳春白雪",也有一些跨越古今、凝聚共识的雅俗共赏之作。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学界三魂》:"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B.梅兰芳:我想把中国的戏剧介绍到国外,也想吸收外国戏剧艺术来丰富我们的民族艺术。C.北京市玉渊潭公园第34届樱花节暨第4届春季花卉联展开幕,美景如画,游人如织。
D.李子柒将普通的美食视频打造成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品,以田园牧歌式情怀引发观众共情。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以书易书 毕淑敏
她被一位中年男子拦住,中年男子说:"你就是那个拥有很多书的女兵吗?"她迟疑着斟酌道:“我只有很少的书,都是和别人交换着读的。”有些人把借给她的书送给她,这样,她就有了少许书的"积蓄"。
那男子有在高原工作过多年的烙印——极疲、极枯,肤色红赤干瘪,像一根锈铁丝编缀而成,声音里也带着铁锈般的粗涩质和渣滓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