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140字。
2022-2023学年度(下)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共9分)
宋代理学完成了融儒、释、道三教的文化整合,既有张载、二程、朱熹等理学家的创造之功,也是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成果,更是中国儒学面对佛教、道教走出冲突融合的必然结果。而理学对文学的影响,如对南宋杨万里、陆游等人的研究也不能仅仅从文学论文学,还必须结合其理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作用,不能简单而论。
宋代的士人敢于弘扬主体精神,对经学、史学等都表现出不盲目信任的态度,而采取独立思考、经世致用的做法。宋人具有开宗立派的文化自信,具有探索反思的批判意识,具有勇于革新的开创精神,具有很高的力行精神。这一点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特别是个案研究中重视不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书法理论家,更是有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苏轼是政治家、哲学家、书画家,诗词文都为一流水平的文艺全才。有的治中国文学史的学者称之为学术性的作家,而仅仅提及他们写了经学、史学著作。一方面说明宋代作家独特丰富的角色使理论显得不足,另一方面提醒我们用单一的文学家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宋代作家,很难走进作家的世界。必须全方位审视、多维度分析、综合研究,才能真正揭示这些作家的独特思想、性格特征、艺术风格。只有把宋代文学产生的独特社会文化环境,文人独特的生存方法、价值观念,宋代政治思想、理学思想等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宋代文学继承创新的时代特征,放在总体的学术框架下,构建多元化的系统的实用研究方法,才能避免学术研究的碎片化。
由于宋代社会文化的独特性,再加之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十分庞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所有材料未能穷尽,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例如,关于欧阳修嘉祐二年知贡举的文学史意义学者已有论述。然而贬斥太学体看似偶然事件,但其中既有时代呼唤、朝廷支持的必然因素,也有欧阳修企图扭转文风的强烈的担当意识与使命感的作用。对这一事件的文化史意义不亚于欧阳修对史学、经学、文学的贡献。如果苏轼不进入北宋政治中心开封,没有卷入新旧党争的漩涡,没有朝官、地方官的经历,特别是没有黄州、惠州、儋州的被贬生涯,也不会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凡此种种,不能用简单化的研究方法来下结论。
同时,宋代作家面对唐代文学,既有超越的主动作为,也有事实上挥之不去、摆脱不掉的崇拜心理,时不时流露出以唐诗作为诗歌美学尺度的倾向。如果一味静止强调唐宋诗文风格之不同,往往很难解释继承、超越、变化的动态轨迹。
宋代历时近三百二十年,许多文学理论的范畴内涵变化很大,相同的范畴在不同的朝代内涵不同,在同一朝代不同的作家诗文中内涵也不同,刘若愚指出“同一个词,即使由同一个作者所用,也经常表示不同的概念,而不同的词,可能事实上表示同一概念”(《中国文学理论》)。因此对于宋代文学理论必须结合作家的具体诗文进行具体阐释。简单化的分析必然削足适履。
只要宋代文学研究者既敢于超越又不忘继承,加以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更为辩证科学的思维,更为丰富的文史哲等多学科融通的方法,就必然能够开创宋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摘选自张瑞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理学完成文化整合,有理学家的创造之功,也是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成果,更是儒、道、佛融合的必然结果。
B.要研究理学对文学的影响,不能从文学论文学,必须结合其理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的影响,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作用。
C.宋代社会文化具有独特性,已有的研究成果未能穷尽所有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所以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
D.宋代文学研究要开创新境界,必须继往开来,加以更宏大的学术视野、更辩证科学的思维,更丰富的多学科融通的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从研究须有整体思维做指引、研究必须综合考量两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做好宋代文学的研究。
B.选文事理结合,深入阐述只有构建多元化的系统的实用研究方法,才能避免学术研究的碎片化。
C.选文列举欧阳修和苏轼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阐述了政治生态环境对宋代文学动态轨迹的影响。
D.选文围绕“新时代如何做好宋代文学研究”这一话题,提出继往开来、全面分析作出新成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的治中国文学史的学者称欧阳修为学术性的作家,是因为其著作的经学、史学价值高于政治思想价值。
B.我们研究王安石的独特思想、性格特征、艺术风格时,如果用单一的文学家的研究方法就很难走进他的世界。
C.宋代的士人敢于弘扬主体精神,因而对经学、史学等都表现出不盲目信任的态度,而采取独立思考、经世致用的做法。
D.唐诗重情韵,宋诗重理趣,因此我们结合理学思想对宋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就可以解释宋代文学发展的动态轨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题。(共12分)
材料一:
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介绍,元宇宙主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