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1490字。
2023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长城曾是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历朝历代均修筑了长城,修建目的由诸侯国间的互相防御,转变为保护农耕地区,调整农耕政权与游牧势力之间的社会经济秩序。长城内外是故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经国家文物局认定,截至2012年6月,中国历代长城遗迹总长共有21196.18千米。中国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1987年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历史上修筑过的长城,都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的艰辛,持续地建筑和使用长城?修建长城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关。东边和南边的大海,西面和西南的喜马拉雅等高山,构成了当时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北方虽有荒漠,却有广袤的草原相连接。
中国古代文明形成过程中,定居农业形成初期的冲突,主要是不同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防御的长城,属于这种性质战争的继续和发展。
战国时期,有了秦、赵、燕三个诸侯国修建的长城,开始了农耕对游牧的防御。秦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万里长城,作用主要是在农耕文明向北扩展之后,协调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农业始终是立国之本,保护农耕就是保护国家命脉。从战国以来,长城一直肩负着这项使命。
长城由绵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墙,一重或多重城堡以及沿长城密布的烽燧、道路、各种附属设施,巧妙借助天然险阻而构成。长城防御体系以城墙为主线,以关隘为支撑点,点线结合、纵深相贯,每道长城都长达千里甚至更长。
说到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戍守坚固的城墙,是永不散去的烽火硝烟。其实严格地讲,长城沿线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没有打过仗,即便是打过仗的地方,绝大部分时间也是不打仗的。长城是预防战争的手段。
从农耕和游牧民族碰撞与融合的意义上说,长城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情感、独特的心理追求。人心所向,不想打仗。有了长城,战争的数量、战争的规模都大幅度地减少了。所以,我们说长城是和平的象征。
长城历史悠久,延绵万里,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长城文化保留在各个时代的记忆、话语和行动中,是长城区域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先民共同创造并为后人世代继承发展的文化。
虽然历史上长城沿线地区的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曾发生过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和争战的最终解决,也为各民族共同生存及和谐发展提供了机遇。长城区域的稳定和统一,对中华民族的稳定统一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摘编自董耀会《长城: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材料二: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长城文旅产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山西境内明代以前的早期长城,整体保存需提档升级,保存状况较好的明长城,也面临着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诸多影响。山西长城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科学、全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亟待展开。保护和发展并不是矛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城因是中国地标建筑的突出代表且具有和平的象征意义而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B.中国古代长城的出现与定居农业的形成息息相关,为了相互防御,诸侯国开始修筑长城。
C.战国时期,修筑长城的目的已开始发生转变,长城不再具有诸侯国之间相互防御的作用。
D.秦汉时期修筑的长城,主要在于化解农耕文明向北扩展之后农耕和游牧民族的矛盾冲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梳理中国长城的修筑历史,阐明了长城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修建目的的演变,条理清晰。
B.材料一针对人们对长城的固有印象,在揭示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长城的独特见解,颇让人耳目一新。
C.材料二聚焦长城文旅产业的发展,立足于山西的历史和现状,目的是为了给山西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言。
D.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狭义上的长城仅仅是一个点线相连的建筑群,而广义上的长城则是一条生态文化保护带。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点段的长城因所处环境偏远,年久失修,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不适合继续保留在世界遗产行列里。B.长城的修建与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南、西三面是山或海,只有北方的荒漠和草原,才便于修建长城。
C.长城防御体系点线结合、纵深相贯,每道长城都长达千里甚至更长,而且戍守坚固,所以能有效预防战争。D.长城的保护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并不矛盾,只要坚持不过度商业化的原则,就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4.有人说:“长城的一切设置都是为了战争服务,是战争的武器。”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4分)
5.中国拥有丰富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长城作为典型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开发对我国其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具有哪些重要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二分析作答。(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鱼
叶紫
一种绝望的焦虑的情绪包围着梅立春。他把头抬起来,失神地仰望着芦棚的顶子。
“我说……”老头子祥爹的小眼睛睁开了,直盯着老梅的脸膛,咳了一声,像教训他的神气,“立春,你真是太不开通了!生意并不是次次都得赚钱的,有时候也须看看时运,唔!时运……譬如说,你这一次小湖里的鱼……”老梅勉强地笑了一下,他想叫人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