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50字。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考综合训练语文试卷(一)
I 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我们为什么会被网络文学中的人物吸引
①近年来,女频网文中涌现出一批以人设为核心的新类型。有的学者借用东浩纪在讨论日本轻小说时提出的“萌要素”等相关概念,认为人设是一种从独立于一切文艺作品的“萌要素数据库”中抽取“萌要素”拼贴而成的创作人物形象的新手法。
②人设即人物设定,最初是动漫游戏设计里的一个术语,意指动漫游戏作品中人物在立绘风格、性格、技能、装备等方面的设定。对于游戏或动漫来说,人设是吸引玩家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团队内部沟通必要的工具。现代游戏产业多倚靠团队合作,一个角色从概念到实装,往往要历经数人之手。在此过程中,人设的存在可以帮助经手的每一位团队成员正确拿捏角色的特征,共同完成创作。简单地说,人设就是具体角色的锚。
③在网络文学出现以前,已经有一类写作非常依赖人设对于角色的锚定作用,即转化型写作,又称二次写作, 指的是在已经成型的叙事文本基础上,利用原作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元素,讲述新的故事文本的写作行为。转化型写作的类型多种多样,本文关注的是利用原作角色讲述新的故事这一特定类型。例如,鲁迅的《奔月》就是对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的二次写作。神话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是射日的大英雄,而在鲁迅笔下,后羿却变成了一个只能射乌鸦来做炸酱面的贫穷猎户。能够让读者将神话里的英雄和猎户联系起来的除了名字,就是后羿射日的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同,鲁迅想借此文表达的复杂情绪才能够顺利传递给读者。
④网络文学的一大特征就是数量繁多,其中也包括各种形式的二次创作。二创的数量持续增长,人设所链接到的文本也会越来越多。所有的互文文本都会被纳入同一个人设中,粉丝社群则会共享这一切。甚至有人说,一群人开始讨论某部作品的时候,二次创作就开始了;当人们对原作中的角色达成某种共识的时候,人设实际上也就产生了。
⑤网文创作的人设转向,正是在网络文学的文本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出现的。假设有一篇网文的主角人设是由A、B、C三种要素构成,当读者看到该人设的A属性时,同样包含A属性的无数个其他人设的印象就会被无意识地浮现出来。属性B和C也是同理。人设中包含的海量互文文本能够在瞬间调动读者以往的阅读经验,也包括这些人设所属的人物曾在故事中给读者带来的兴奋与感动。单独孤立的人设是乏味干瘪的,读者对空洞的人设不感兴趣,他们兴奋是因为人设激发了对所有互文文本的印象。人设的完成要靠无数其他网络文学文本的支撑,以及读者的想象。因此,人设实际上是一种文作者免于学习和使用复杂的环境描写、气氛渲染等传统小说中常用来激发读者情感的手段,简单直接地抓住读者的心。
⑥无论是在游戏公司内部合作的情境中,还是在转化型写作的情境中,人设都只是人物的从属,主要起到锚定作用。而在以人设为主的网文创作中,网文作者们反过来利用人设作为互文文本触发器的功能,使得人设型角色能够高效率地捕获读者的喜爱。
⑦人设作为一种塑造角色的方式,具有显著的短平快的特点,符合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会被网文作者普遍采用也就可想而知,但作者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人设的基础上创作出深刻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1.下列对“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设是一种创作人物形象的新手法。
B.人设最初是动漫游戏作品的人物设定。
C.人设是动漫创作团队内部沟通必要的工具。
D.人设是作品中深刻的、立体的具体角色。
2.下列对“二次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已经成型的叙事文本基础上,讲述新的故事文本。
B.能让读者将原作里的人联系起来,将复杂情绪顺利传给读者。
C.如果二次创作某作品,就要求一群人集中讨论某作品。
D.随着二次创作的数量增长,人设所链接到的文本也会增多。
3.读者为什么会被网络文学中的人设吸引?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生命的时区
①女儿上高中,班级大合唱时,她被音乐老师选为钢琴伴奏。
②她从小学习钢琴,接受专业的训练,虽然比不过专业琴手,但训练的步骤和方式却是完全一样的。这意味着在流畅、悦耳的旋律背后是大量的枯燥练习。后来学业繁重,女儿不再练琴。钢琴上落满灰尘。我暗自后悔,觉得女儿因为学琴浪费了大把时间。老师安慰说:“孩子从小练,属于童子功,现在不想弹就算了,以后总有想弹的时候,恢复起来也是很快的。”
③突然而至的伴奏任务激发了女儿弹琴的热情。她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时间练琴,严格遵守当年钢琴老师的指导,甚至保持着弹奏时先跑几遍指头的习惯。在停止练习弹钢琴3年后,女儿此时似乎获得新的魔力,从心态到技法,完全像换了一个人。我的后悔陡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