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40字。

  2023湖北武汉硚口九年级上学期元调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文明就是穿两只鞋的能想着一只鞋的人
  ①为满足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某购物平台推出中国首个单只鞋销售服务,第一次鞋子可以只买一只!刚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不就是鞋嘛,特殊需求只要一只的话,买一双不就行了,另一只扔了。很快我就为自己这种想法感到羞愧不已。
  ②只需要一只,那买一双不就行了?这种思维,纯粹是站在“两只鞋”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这条新闻里,我们看到了那些“一只鞋”的角度:贵州的小刘,4岁时因车祸截肢后,买鞋的问题困扰了她33年,“买来的鞋,总是穿一只扔一只。”四川的小乔,在2008年那场地震中失去了右腿,这些年扔过的右脚鞋少说也有二三十只了,每次问售货员能不能只卖一只鞋时,得到的回答总是:我们剩下的那一只怎么办?广西姑娘小归7岁时失去右腿,努力拼搏拿下全国残运会跳高冠军,卖鞋小贩将鞋子堆在一起卖,她会偷偷拿两只左脚的鞋,这一直是这位冠军心中难以启齿的“秘密”。
  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说的是对抗,野蛮丛林,你死我活,利益不可调和。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穿两只鞋的能想着那些一只鞋的人。
  ④数据显示,中国肢体残疾人数量达2400余万,截肢人数约为220万。他们需要无障碍设施,也需要适配他们的商业服务。无障碍的商业服务,不仅是满足他们的需求,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正常需求”被商业尊重。一只鞋与两只鞋,鞋的需求不一样,但背后是两个平等的人,应该受到市场平等的尊重。不要小看这种“小事”和“细节”。
  ⑤完全从市场和功利角度看,生产和销售“一只鞋”会增加很多成本,是反市场的,满足多数人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但文明的进步,就是从弱肉强食、胜者通吃、适者生存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走向“穿两只鞋的能想着一只鞋的人”的过程。
  ⑥从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视角看,功利算计才是人性的根本。什么是正当的行为呢?就是任何使功利最大化的行为,会使幸福最大化,使快乐总体上超过痛苦。基于这种快乐主义的算法,边沁建议将乞丐从街上赶走,把他们关到救济院中去,因为这种游荡在街头的乞丐会让人产生厌恶之苦,降低了社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他甚至建议实行这种“能降低痛苦的组合”。在每个可能产生某种不良影响的群体附近,安置对这种不良影响有免疫力的群体。例如,在胡言乱语的疯子或说话不检点的人附近,安置聋人和哑巴。那些严重畸形的人,应该安置在盲人附近,反正他们看不到。
  ⑦文明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战胜功利主义原则而回到人本身的过程。就像康德所言,道德跟那些外在的功利、快乐最大化没有关系,而只跟人本身有关,人应该被作为人本身去尊重,人本身就是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其他事情的工具、对象和手段。用这种权利至上的视角看,一只鞋的需求,本身应受到平等的尊重。
  ⑧我由此想到很多“多数”之外的“少数”。“少数”是映照一个社会“权利和福利状况”的试纸。“少数”都能受到尊重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尊重。文明就是这么进化的。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生产和销售“一只鞋”是反市场的,因只满足少数人的需求而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
  B.英国哲学家边沁实行的“能降低痛苦的组合”,是把人作为自身目的,是其他事情的工具、对象和手段。
  C.单只鞋的服务,与外在的功利、快乐最大化没有关系,跟人本身有关。
  D.关注“少数人”的需求,可以改善社会的“权利和福利状况”。
  2、下列现象中不符合文中表述的“文明”的一项是 (  )(3分)   
  A.某购物平台推出中国首个单只鞋销售服务。
  B.商家为满足残疾人需求,提供无障碍的商业服务。
  C.满足多数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
  D.社会中的“少数人”受到尊重。
  3、如何理解“文明就是穿两只鞋的能想着一只鞋的人”?(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①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