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390字。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诊断试卷(福建漳州市)
  一、积累与运用(共3题;共25分)
  1.(12分)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1分)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1分)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1分)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1分)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5)(1分)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1分)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1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8)(1分)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9)(1分)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0)(1分)《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           ,           ”的主旨,同时也为下文的赞颂埋下了伏笔。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3.(10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东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说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这是说我们可以A_____▲_____;今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这是告诉我们要B_____▲_____。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在我们观点产生fēn qí_____▲_____时,为我们指引方向,能描绘浩瀚天地间的千姿百态,书籍能zhù xù____▲______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能传递màn  cháng_____▲_____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3分)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fēn  qí zhù xù màn  cháng
  (2)(3分)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A、B两处的词语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读书hào   咬文嚼字jiáo    精读    略读
  B.好读书hǎo   咬文嚼字jué     略读    精读
  C.好读书hào   咬文嚼字jiáo    略读    精读
  D.好读书hǎo   咬文嚼字jué     精读    略读
  (3)(4分)文中画横线的笔画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华”字的第三笔是: 撇     “可”字的第二笔是:竖
  B.“华”字的第三笔是:竖弯钩   “可”字的第二笔是:竖
  C.“华”字的第三笔是:竖弯钩   “可”字的第二笔是:竖钩
  D.“华”字的第三笔是:撇      “可”字的第二笔是:竖钩
  二、阅读(共12题;共65分)
  4.(6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________便不同。
  (1)(3分)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3分)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