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7字。
《声声慢》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声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首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本词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全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形象丰富的意象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宣泄,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本词欣赏时要反复吟咏,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同时注意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本课的目标达成。
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李清照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但这些词作大多抒写的是一些闲情,对于她的后期词可说是初次接触,因而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深入探究本词中的意象特点,从而深入地体会李清照词的愁情。
教学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抓词眼、抓意象、联生平进而品情感。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情感。在小组讨论探究中深入理解词中意象及词人的情感。
3、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抓词眼、抓意象、联生平进而品情感。
难点: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新课:
《江城子》—苏轼
二、新课学习:
(一)、读——初品诗情,知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词
注意1、读准字音2、找出两句直抒胸臆的句子
——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二)、析——细品愁情,抓“情语”
再读诗词,分组选择词中意象并根据语境简要分析。
酒、雁、黄花。窗、梧桐细雨等。
“酒”:“愁”的象征。“雁”:“雁”离愁的象征。
“雁”“旧时相识”,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黄花”: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细雨”:凄凉哀伤的象征。
(赏)——意象愁情,明意境
淡酒:“愁”文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风:渲染愁情: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