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30字。

  山西省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
  欣赏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吟诵历久弥新的古代诗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书法文化的缩影】
  1.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祠”,山水相映,风光旖旎。驻足其间,赏读古色古香的楹联,是一件乐事。这里呈现的是水镜台门口的楹联。下列选项中对其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匀称,讲求对称
  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诗文情感的寄托】
  2.学诗文,寄情怀,思人生。读下面的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杜牧《泊秦淮》)
  (3)《春夜洛城闻笛》中,反映诗人因闻笛声而引发思乡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
  (6)《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失意的际遇和寂寞苦闷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二、读??思(38分)
  (一)
  语文是人们交际的桥梁,它既可以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也可以传承精神血脉。学校组织了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品读经典美文】
  我们的少年时代,像是春天的百花,颜色多么鲜艳,姿形如此繁华,无风自飞舞,怡然笑春风,那是美好的。青年时期,飞扬浪漫,狂放恣肆,就有如夏日的凉风,一路的奔chí,欢畅的笑声,那也是美好的。告别了春日和丽日,chà那间就到了中年的月色,月色微凉,只留下一片晶莹与清透,那还是一种美好。恍惚间,生命下起雪来,寒冷彻骨的老年到了,雪的白掩盖了生命中一切灰暗与玄黑,一切明白了,生命依然美好。
  3.小涛同学朗读了上面的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两个拼音对应的汉字分别为“驰”“刹”。
  B.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字,“的”是助词,“与”是连词。
  C.文中画波浪线的短语“飞扬浪漫”和“寒冷彻骨”,短语结构不同。
  D.文中加点词“狂放恣肆”是贬义词,它批评了青年时期的人们所表现出的轻狂和骄横。
  【活动二拟写特色广告】
  三晋大地涵养了华夏文明的主根主脉,勾勒出“最初中国”的文明图景,也因此凝练了一系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成为追溯历史记忆、探寻古老文明的“文化故里”。作为文旅行业的“梧桐树”,持续出圈的文旅精品吸引了大量观众。话剧《于成龙》、歌舞剧《北魏长歌》、京剧戏歌《中华》、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实景剧《再回相府》、实景演艺《如梦晋阳》等系列山西印记,成为“晋”字号文化新名片。这背后,是对晋风晋韵的深度挖掘,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
  4.小丽同学为此次活动收集了以上资料,请你根据资料为“山西文旅”拟写一则广告词。(2分)
  【活动三抒发阅读感受】
  5.“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这是歌曲《孤勇者》中的一句歌词,它告诉我们孤勇者就是在黑夜中勇敢前行的奋斗者。下列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是当之无愧的孤勇者?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5分)
  (二)
  有疤的木凳
  释戒嗔
  天明寺里有两个坏掉的凳子,智缘师父让戒嗔和戒傲一起扛着木凳去周木匠家修理。周木匠认为坏掉的凳子即便是修好,用起来也很容易坏,不如换两个新的。他指着屋子里已经做好的凳子,对戒嗔说:“我送师父们两个凳子好了。”周木匠执意要送,戒嗔和戒傲推辞不过,只得在一堆凳子中挑选了角落里两个有疤痕的凳子。
  凳子被放在了佛堂里,有两位穿着考究的城里的女施主在佛堂中转悠的时候,对那两个难看的凳子来了兴趣,她们觉得那两个凳子没有雕琢的痕迹,有种天然质朴的美感,最后还和智缘师父商量着要买下。智缘师父便说:“既然那么喜欢就拿走吧,不用给钱。”两位女施主开心地搬着凳子走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