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70字。
2023年耒阳市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划线字注音。(4分,每空1分,漏写、错写不给分)
⑴但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rán( )入梦了。
⑵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 ),全体都zhènsǒnɡ( )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⑶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 )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当他们来到沙漠,顿时领悟到什么叫做不毛之地,个个萌生回家的念头。
B.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
C.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参差不齐地进入了教室。
D.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 (2分)
A. 欧阳修、周敦颐、司马光都是南宋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少壮”“老大”是反义词,形成对比、对仗。这句话用来勉励年轻人好好珍惜时光,以免年华消逝,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C.“梨花开”“红日升”“姐姐出嫁”“胳膊粗”这些短语都是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都属于主谓短语。
D.《植树的牧羊人》采用时间顺序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纪念白求恩》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论述、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4.古诗文默写题。(8分,每空1分,错写、漏写不给分)
本学期的古诗文学习,我们从“黄梅时节家家雨,① ”(赵师秀《约客》)中体验江南夏夜特别的景致,从“②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中欣赏恬淡盎然的生机,从“深林人不知,③ ”(王维《竹里馆》)中享受清幽宁静的夜色;同时,我们也从“④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中感受家国兴亡之忧;从“不畏浮云遮望眼,⑤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学习诗人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看到诗人为国效力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还从“⑦ ,⑧ ”(《木兰诗》)中感受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惨烈悲壮。
5. 名著阅读 (6分)
(1)下面哪一个不是《骆驼祥子》中的人物( )(2分)
A. 虎妞 B.刘四爷 C.小福子 D.鲁四老爷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3分)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