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00字。
2.2《红烛》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根据你的理解,最适合依次填入原诗的一项是( )
红烛(节选)
闻一多
红烛阿!______?____?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____,____,____,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①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②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③烧沸世人的血 ④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⑤烧破世人的梦
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创作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在20世纪末澳门回归祖国时唱响中华大地。
B.《红烛》写于1923年,是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死水》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
C.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D.闻一多热心于新诗的创新与理论研究,积极倡导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时,远远的前方,无数层峦迭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B.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明灭闪铄。
C.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鞋踏在窄狭木楼梯上的踢踏声。
D.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消声匿迹,便是孤芳自赏而已。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偌大(ruò) 慰藉(jiè) 黏合(niān)
B.僻静(pì) 贫瘠(jí) 悲怆(chuāng)
C.发轫(rèn) 桑梓(zǐ) 躯壳(qiào)
D.烙印(luò) 搭讪(shàn) 悠邈(miǎo)
5.下列对《红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句中的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B.“不误,不误”,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C.红烛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委屈,为牺牲自己才能实现理想而委屈流泪。
D.诗人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美,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
二、小阅读-课内
6.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