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10字。
二○二三年上半年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妇①rú皆知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一代代有志之士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浪潮中,用他们②的情怀点缀着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文中加点字“锲”读音正确的是()(1分)
A.qì B.xiē C.qiè D.xiè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
A.孺 B.儒 C.濡 D.嬬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正确的是()(2分)
A.慷慨激昂 B.悲夫悯人 C.名垂青史 D.浩气长存
4.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是()(2分)
A.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描画为之歌咏;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B.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沉醉为之感动;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C.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D.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仰视红塔,共有七层,总高51.6米;立柱、檐下及每层围栏均漆成中国红,再安装红色彩灯,怪不得晚上看去,红光如暖,可唤万里人归。
②一幅幅画让人目不暇接,令人在观赏之余又接受了生动的历史和文化教育,着实美哉!红塔不仅仅是一座塔了。
③红塔的主体由青砖砌成,白浆勾缝,显得古朴厚重。角梁、椽子、立柱、斗拱,仿古宋江南风格;飞檐翘角,层层叠叠,童童如车盖,充满着无限的美感。
④入得塔内,每层都画有当地非物质文化中的故事或当地的特产、风俗。看到“五龙下海”、“古龙泉码”主题画栩栩如生,加上周围栏板上的当地历代文化的秀美画面,让人们知晓了当地千百年来的古文明和现代社会的繁荣景象。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6.某班围绕“如何做学问”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2分)
A.甲:我认为做学问要虚心。曾国藩先生就曾曾经这样告诫世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B.乙:我认为做学问要质疑。悬梁刺股和囊萤查映雪就是古人给我们作出的榜样。
C.丙:我认为做学问要严谨。鲁迅校对文章,逐字校对,决不马虎放过,终成学问大师,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D.丁:我认为做学问要坚定。要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每小题2分,4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①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②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①浓:树丛的阴影很深。②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勾画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美妙逼真的图画。
B.诗歌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其中“入”字用得极好,它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C.诗歌第三句巧用比喻,把烈日照耀下晶莹透澈的水面比作水晶帘,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的清新静谧景象。
D.诗歌第四句调动视觉和味觉,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张咏劝学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③,咏适自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