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650字。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① _______的2022年,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催人奋进,请记住他们,致敬向上的力量!钱七虎,他为祖国“铸盾”,为国家和人民安全②_______尽心血;邓小岚,把自己留给小小山村,把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银发知播”群体,这群爷爷奶奶似有默契,以欢脱幽默的形式传授硬核知识。 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人民的心里,更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1) 文中加点字“契”的读音正确的是 ______
  A.qì
  B.qìng
  C.qiè
  D.xiè
  (2)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______
  A.呕
  B.历
  C.沥
  D.怄
  (3)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______
  A.浩如烟海
  B.波澜壮阔
  C.一泻万丈
  D.细水长流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更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B.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也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C.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并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
  D.他们把功勋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里,并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①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②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③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④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
  A. ①④②③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
  3.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恢复线下教学初期,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但小明觉得戴口罩不舒服,经常把口罩摘掉。班长发现后,想劝说小明遵照规定佩戴口罩。班长对小明说:
  A. “学校的规定大家都得遵守,谁都不能例外。从明天起,你必须按要求戴口罩,否则就别来上学了。”
  B. “整天戴着口罩是不舒服,我和你有同感。但不戴口罩有安全隐患,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你还是遵照规定坚持佩戴口罩吧。”
  C. “整天戴着口罩,我也感觉不舒服。但学校的规定我们也不好公然违反,你看可不可以这样,在进出校门以及老师在场时,你最好佩戴口罩。”
  D. “学校要求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
  4.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菊
  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诗人,南宋灭亡后,一直隐居,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此诗写于南宋灭亡后。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前两句意思是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当百花已凋零时,独有菊花挺立于疏篱旁。
  B.后两句意思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什么时候会吹落到北风之中呢?
  C.第二句中“趣”既指菊花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指诗人融入菊花形象中的傲然自得之趣。
  D.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灞上。赵涉遮①说之,曰:“吴王怀辑②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殽、渑阨陋③之间。 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发,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