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200字。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10分)
  1.阅读回答问题。(10分)
  成长贵在“知不知”
  ①《道德经》有言:“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是高明的;而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有害的。能够清醒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是可贵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开始。
  ②“知不知”是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看清自身的“不知”,才能激起前进的动力,不断提升自我。一日,苏轼偶然看到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觉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表述说不通,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菊花与春花不同,能耐得住寒冷,是不会被吹落的。而当他在黄州赏菊,亲眼看见“吹落黄花”后,才惊觉自己见识浅薄,此后愈发勤奋努力,终成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一个人只有“知不知”,才会求知若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地奋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接受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看似知道得越来越多,实则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窥得一隅却自以为知之甚详。尤其在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今天,岗位所需对认知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在工作中打开局面,关键在于“知不知”。
  ④有些人之所以认识不到自身认知的局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站位高度、视野宽度、思想深度不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学习增强认识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我们要多思多学、学深悟透,既要学得广还须学得深,坚持自主学、主动学、终身学,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境地。
  ⑤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虚心的人不仅能发现认知局限,还能主动弥补认知不足。“虚,空也”,心中有空间,才能承载下更丰富的知识,才能“知耻近乎勇”,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而一个骄傲自满的人,看不到自身认知局限,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在自我设置的“围城”中原地踏步,甚至走向人生的“死胡同”。
  ⑥要真正做到“知不知”,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磨砺。如果一个人总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经过实践的打磨,困苦的历练,很容易脱离实际,困囿于自我认知的“黑屋”中,谈何成长进步?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人牵着两只羊,想卖给羊肉馆的老板。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后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不解其意,上前请教后才知原来是多画了一条绳子。农民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唯有主动到实践中去历练,拜贤者为师,与能者为伍,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完善主观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不知”不是一时的,而是伴随成长进步的每时每刻。今天,我们身处大浪淘沙、百舸争流 的新时代,作为强国强军伟业的建设者,我们尤须始终保持“知不知”的清醒和勇于承认“不知”的坦诚,抓住时机武装头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好前进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努力,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1)下列关于“知不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不知”这个词出自《道德经》。
  B.“知不知”的涵义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
  C.“知不知”是高明和可贵的表现。
  D.“知不知”是主动弥补认知不足的体现。
  (2)下列关于“知不知”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不知”是能够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
  B.“知不知”是一个人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C.“知不知”能让我们努力前进,提升自我。
  D.“知不知”能让我们不断学习,打开新局面。
  (3)阅读全文,说说怎样才能做到“知不知”?(4分)
  二、(20分)
  2.阅读回答问题。(20分)
  仙人掌开出的花
  ①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大妈们总是让人啼笑皆非的存在。她们占领银行、商场、影院的广场,伴着各种节奏喧哗的音乐大跳广场舞;她们在自助餐厅以惊人的食量,兴致勃勃地吃下鸡鸭鱼肉;她们更是旅游团中不可忽视的风景线,她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跃起自拍,在少女峰前跃起自拍,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