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2970字。
邵东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费许多力气替宋诗拨乱反正,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唐诗对宋诗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面对盛唐难乎为继的局面,宋人或顺水推舟或揭竿而起,然而总难逃脱唐诗苑囿。旧时意象旧时情怀,一如宿命般余音袅袅,挥之不去,他们不得不追求新变。所以,在以唐诗为参照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宋诗得以形成自己风格的表现。
其一,就技巧而言,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宋诗诸人的风格,并不尽相同,但有一共同倾向,即要从唐诗较浓丽膏腴的风格中摆脱出来,所以从最为明显也最为方便的形式下手,要在用意、用字上有别于唐诗惯用的格套,以开辟出新的境界。他们作诗讲究锤炼语言,强调无一字无来处,从运思造境到雕字琢句和韵调音节,都是费尽周折。律诗至唐朝已臻化境,但宋诗于此更为精细,极尽对偶的工切、匀称、自然和意远之能事。但是,这种情形也存在“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弊病。不过,作为风格的这种平淡之中要藏有山高水深,需要有意境之高深配之以精约的语句,才可以达到。正如梅尧臣所言:“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所以,朴素淡雅,平易清新就成为宋诗的一大特征。
其二,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唐诗重情,往往抓住人生中的瞬间,投入浓烈的感情,凝缩而简洁,但其视界的广度也因此受限。宋代理学兴盛,理性的思辨使得宋人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表现出看问题的广阔视野。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这样就使得宋诗较少唐诗那种浑雅醇厚的韵致,而多睿智哲思,长于在写景抒怀中寄寓自己对人生、社会、历史、政治等问题的思考,以理取胜。这样,表现视野的广阔,理趣的渗入使得宋诗体现出一种渊雅不俗的沉潜风格特征,凡唐人浅言少言泛言者,宋诗深言多言切言之,深造有得。
其三,从情感表现来看,宋诗在情感的呈现上趋于理性化。诗的创作必须由感落到思,没有无感的诗,也没有不思的诗,在这点上,唐诗、宋诗乃至一切诗都是相通的。只是宋诗中的感情被理性化了,宋人冷却了由热情而来的冲动,滤去不相干的成分,析出其所感的本质,将其表现在诗里。由此宋诗表现出叙述性和思辨性的风格,看问题时也显示出一种达观的态度,显得冷静而从容,不出理性的逻辑范围。然而天真的感情自身即是艺术性的,成熟的感情便含有反艺术的因素在里面,那么我们可以说,宋诗由议论而来的理性特色,张扬了一种迥异于唐诗之感性的理性风格,他们追求一种自然之理和人生哲理的融汇于一的理趣,一种似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的成熟之美。
(摘编自李素军《略论宋诗美学风格特征》)
材料二:
首先,唐人的感情是自然生发的,真纯如赤子,是浪漫的激情;宋人的感情则受过人文精神的陶钧,冷静而深邃,充溢着智慧。宋代社会流行理学,主张压抑人的欲望,弘扬理性精神,这种环境不利于外向性情感的生成。强烈的感情都要经过思想的提炼与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律诗至唐朝已臻化境,由于语言缺少锤炼,难以描写意境之高深,所以宋人才要在用意、用字上有别于唐诗惯用的格套,以逃脱唐诗苑囿开辟出新的境界。
B. 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宋人善于以理性的思辨融入生活,尤爱在琐事微物间逞其才技,显示出诗人的睿智哲思,但也使宋诗缺少了唐诗那种浑雅醇厚的韵致。
C. 和唐人一样,虽然宋诗在创作中也注重感和思的表达,但宋诗在情感的呈现上趋于理性化,追求自然之理和人生哲理浑融于一的理趣,从这一点来看,宋诗更为成熟。
D. 宋人把感情加上了理性,甚至是把感情加以理性化,把原本复杂的情感经过澄汰析出其本质,打破了唐诗借助意象抒情的传统,转而寻求人文意象、典故来深化情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唐人的情感多为纯真浪漫,宋人的情感多为冷静深沉,这种现象与唐人、宋人情感的生发、形成有关。
B. 宋人把很多唐人认为不应该或不适合写入诗中的材料写入诗中,这种广阔的视野使宋诗有一种渊雅不俗的风格。
C. 唐诗中的边塞、山水、羁旅等题材的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但其中抒发的情感大多来自诗人对自己的关注。
D. 宋代诗人对国家大众有着人溺己溺的关怀,宋人比唐人有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也更真挚。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宋诗中“责任与担当”的一项是( )(3分)
A. 陶尽门前土,顶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B.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C.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晨源炊漆公店》)
D.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4分)
5.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观点上的同和异。(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 题。
义渡传人 侯发山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我老喽,干不动了。”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欢喜,有期待。
春子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了大水,你老爷(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