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70字。
漳州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品读北朝民歌《木兰诗》“ ① , ② ,送儿还故乡。”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与王维静坐,感受《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③ , ④ 。”以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诗人幽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与岑参路遇,他远赴边塞,途中望乡,《逢入京使》中一句“ ⑤ , ⑥ 。”让人动容,而“ ⑦ , ⑧ 。”又让我们感受到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与韩愈相逢,和花木一起珍惜春光,争芳斗艳,感受《晚春》中“ ⑨ , ⑩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句中的生命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大家知道,疟疾是困扰 ① (A.rǎo B.lǎo)人类几千年的重大传染病。药物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 甲 (A.额手称庆 B.振奋人心)的是,古代名医葛洪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论述给了我新的灵感和 乙 (A.反思 B.启示),引导我们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青蒿素的发现折射出东方和西方智慧的róng ② (A.融B.熔)合,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和发扬,会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更加健康。 丙 全球性的问题并不少见,疾病威胁、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不可持续发展,等等。既要关注人类的需求,也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科学工作者并为此做出努力和贡献。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横线上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句子中,填入丙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B.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
C.作为地球人,我们同呼吸,我们共命运,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D.作为地球人,我们也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共命运,我们同呼吸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了诗人客居洛阳时闻笛的感受,感受真挚,韵味无穷。
B.“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易触动羁旅之愁。
C.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诗人的想象。
D.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4.诗句“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满”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7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①。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眼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②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③言,政④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宗:根本 ②世祚:指国运 ③玄:深奥 ④政:只,仅仅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劝其学 学: (2)俄而起俄 而:
(3)众人皆问之 皆: (4)向梦见伏羲 向:
6.下列对画波浪线句子的节奏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B.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C.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D.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3分)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3分)
8.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