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2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3.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春到壶口
  ????第一次去壶口是天旱水瘦时节。还没走到壶口岸边,先被脚下那黝黑的河床石惊呆了。那河床石被泥沙打磨得棱角全无,光滑圆润,闪烁着铜浇铁铸一般的光泽,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经年累月在黄河岸边拉纤的汉子,匍匐在地,砥砺前行,静如山,动若虎,吼一声山呼水应。再往河边走,河床石变得愈发狰狞起来,石与石之间的缝隙足有两尺多深,一道道顺着河流的走向排列,短的三五米,长的十多米,犀利而又静默。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坚硬的河床成了这般模样?
  ????隆冬时节,我们去拍壶口。四五百米宽的晋陕峡谷之间一片冰阵,就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造山运动,擎山拓谷,跌宕起伏。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冬之神定格,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连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岛也深陷在冰阵之中。壶口上游的龙王辿河床比较宽阔,虽然搁浅的流凌夹岸,但主河道并没有完全封冻,十多米宽的细流绿幽幽的,缓缓流淌。而壶口也因十里龙槽与龙王辿之间失去了落差,没有了往日排山倒海的气势,只有一股水雾喷发,像是有一只巨兽深潜在冰下,吞吐吸纳,蓄势待发。
  ????待到惊蛰之际我们再去拍壶口,则是另一番景象。那搁浅在岸边的冰阵被泥沙覆盖,有的像古城堡的断垣残壁,有的则像巨兽一般张牙舞爪。壶口景区的朋友给我们每人手里塞了一条扁担,说爬高援低能借力,跨越冰裂时要让扁担和裂纹走向呈十字交叉,一旦脚下落空兴许能救一命,听得人后背直起鸡皮疙瘩。我们上下攀援,一会儿在冰盖下猫腰穿行,犬牙交错的罅隙里消融的冰水淙淙作响;一会儿又爬上冰峰,借助手中的扁担才能跃上另一道冰坎。站在这里看壶口,就像一个活火山口,只不过它升腾的不是岩浆而是水雾。整整一个冬季,那水雾一层一层地落在四周的冰面上,结成了冰,正对着壶口的那一面就形成了一座冰的悬崖,喷薄的水雾使悬冰下冰挂如林,远远望去酷似一尊金须飘飘的龙首。注目中忽听轰隆一声巨响,对面十米高的冰岸地崩山裂般地塌下,冰块砸下去,水浪冲天而起,彩虹飞扬。这是地与天的呼应!惊蛰到,地回春,龙抬头,河开了!
  ????顺流向前,孟门以下的主河道已被流凌冲开一条路,激流涌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打着旋儿不断地削砍着夹道的冰岸。那数丈高的冰岸渐渐崩塌,扑入大河的怀抱,反而壮大了这开河的生力军。这是一场水与冰、春与冬的较量。大河以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之势一路向前。据黄委会的数据,凌汛期河水的秒流量可增加到一千立方米以上,最高时可达八千立方米。这,便是桃花汛来了!
  ????我这才明白了壶口的河床为什么会是那般模样,那是水的亲吻,那是冰的磨砺。
  ????春天来了,暖阳升起,沉睡了一冬的壶口醒了,冰岸崩塌如春雷震地,晋陕峡谷两岸桃花盛开,风吹落英像天女散花,彩虹飞舞似霓裳翩翩。桃花汛消融了生铁一般狰狞的流凌,荡起一河炽热的春水,奔向蓝色的海洋。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将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相结合,展现壶口不同季节的特点。
  B.第三段视听结合,形象细致地描摹壶口的景象,使人身临其境。
  C.本文叙述语言平实,场景描写点面结合,气势恢宏,独具匠心。
  D.本文与梁衡《壶口瀑布》均将所见和所感融为一体,自然独特。
  (2)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汛”的释义,结合文本解释文中“桃花汛”之意。
  ????【链接材料】汛,河流定期的涨水。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顺流向前,孟门以下的主河道已被流凌冲开一条路,激流涌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打着旋儿不断地削砍着夹道的冰岸。(赏析加点词语)
  ②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冬之神定格,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赏析句子)
  (4) 文章以“春到壶口”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5) 本文开头为何先写脚下的河床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2022 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及粮食总量占比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
  材料二:
  ????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5月3日发布(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