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70字。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全词,了解词的格律特点,了解意象、意境。
  2、能力目标: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提高朗读能力。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德育目标: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教学重点:诗词朗诵,学会通过意象、意境赏析诗词,体会其语言表现力。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橘子洲头。这个雕塑是2009年建成的,它现在已经成了每个去湖南长沙旅游的人必备的打卡景点。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去长沙旅游,也可以去看一看这个全国最大的伟人雕像。
  2、介绍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
  1、题解
  “沁园春”是词牌名,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长沙”是题目,词以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2、让学生先来自己读读这一首词。提醒注意:掌握字音,理解字义,熟悉内容,注意语气,读出重音。
  重点字词提示:
  百舸(gě)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3、交流初读的感受,让学生厘清思路,该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学生推荐学生来朗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
  4、让学生听范读,结合多媒体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意境和语言之美。
  5、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三、重点研读
  1、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