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90字。

  《大学之道》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关于《礼记》和《大学》
  《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大学》。《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从方法论层面再次强调“三纲领”的重要引领作用,同时提醒读者在具体操作层面也要注意先后顺序,引出下文,即“八条目”。
  在提出“八条目”时,作者运用了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先以学习者为主语,明确各条目的先后次序。从“欲明明德于天下”的远大目标写起,通过“欲……,先……”的句式,把“八条目”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再以学习对象为主语,通过“……而后……”的句式,由近及远、从内到外地“正叙”一遍,突出结果的水到渠成。后人总结“八条目”,通常采取学习者
  课内外练习
  一、课内巩固
  1.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前一个“明”作动词,后一个“明”作形容词。
  B.在止于至善
  “止于”直译为“停止在”,这里可以翻译为“达到”。
  C.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近道”意为“距离短的路”,这里指找到了捷径。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在这里是“全”“都”的意思。
  2.下列各选项中,加粗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国治而后天下平
  3.下列各选项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B.青,取之于蓝
  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