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780字。

  2023年5月份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的新观点新概括新表述,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内涵。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是相融相通的,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之间,传统文化论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改造世界之间,中国哲学讲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物极必反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之间,都有某种契合和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并为人们选择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民族性、本土性。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世界性。两者的结合,激活了中华文明,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阐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并提,进而提出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重大论断。“两个结合”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是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认识和理论建构的一次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维度:一是实践维度,一是文化维度。
  (摘编自郭建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材料二:
  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成果——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怎样实现这样的革命,以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引领中国实
  1. 下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创造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等重要论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认识和理论建构的升华,表明有实践维度和文化维度。
  C. 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握实践和文化两个维度,揭示其实践意义,阐释其文化意涵。
  B.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孕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C. 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D.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加强和改善全球治理、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出了中国方案。
  3. 下列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一项是(   )
  A.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坚持国际关系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5.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
  C.“解决了”错误,说法绝对且内容杂糅,材料二中是“这一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怎样实现这样的革命,以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选项说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孕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
  (俄)契诃夫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你被指控于今年九月三日出言冒犯并动手殴打了本县警察日金、村长阿利亚波夫、乡村警察叶菲莫夫,见证人伊凡诺夫和加夫里洛夫,以及另外六个农民。你承认自己有罪吗?”
  普里希别耶夫,一个满脸皱纹和肉刺的退伍中士,手贴裤缝立正,操起沙哑而低沉的嗓子,回答时咬清每一个字,像发布命令似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