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018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______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______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3、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______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
  4、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______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______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6、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二、本大题共12小题,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10题。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贼。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奚居之隐也?”
  孔子曰:“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居,吾语汝。子以知者为无罪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①而悬吴东门?子以廉者为用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