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30字。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20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青春不是一段花支招展的妙龄,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青春是一个坐标,一尊石碑,会 (铭刻 篆刻)下漫漫人生中的每一缕印痕,会如茫茫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纵然斗转星移,依然会发热发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róng入:
印痕: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8分)学习了“活动??探究”诗歌单元后,你一定习得了不少诗歌阅读方法,请阅读艾青的《秋》
《秋》阅读笔记
秋
艾青
雾的季节来了———
无厌止的雨又徘徊在
收割后的田野上……
那里,翻耕过的田亩的泥黑
与遗留的谷粒所长出的新苗的绿色
缀成的广大、阴暗、多变化的平面;
而深秋的访问者——无厌止的雨
就徘徊在它的上面……
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浓黑的屋檐里去了;
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
慢慢走向地平线
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
1939年秋,湘南
【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诗人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但终因国力不济,形势所迫,作者不得不辗转于杭州、武汉、桂林等地。《秋》写于1939年秋的湖南。 【把握基调】
①艾青笔下的“秋”与下面哪句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读意向】
②“雾”“无厌止的雨”是 的象征;而“新苗的绿色”又象征着 。
【体会情感】
③联系创作背景更能准确把握诗人所传达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分析诗人的情感。
3.(6分)诗、文名句默写。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拥有一颗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的赤子之心,如先贤范仲淹所言“ , ”,才能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勇敢和乐观,在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保持清醒和谦逊。
二、(70分)
4.(6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
忆弟(其二)
唐??杜甫
且喜河南定①,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②,东西消息稀。 【乙】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河南定:指当时安庆绪放弃东都洛阳而逃,河南府被唐军收复。②此句指杜甫兄弟因为安史之乱而四方奔散。
(1)结合《忆弟》(其二)的内容,试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2)简要说说【甲】【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
5.(18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②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③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④,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⑦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