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500字。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以完整的体例成为正史之祖,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并且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中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画龙,点睛,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刻画出来了。《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在《陈涉世家》,司马迁用了许多细节语言来刻画人物,这些语言很具有个性。如开头写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些细节看来似乎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甚关系,但仔细一想,它们却富于代表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在一篇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当中,正面描写是绝对的重头戏,但仅有正面描写还远远不够,侧面描写的烘托再加上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来。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魁梧伟岸,勇猛无敌。文中不仅正面描写了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还多次从侧面对项羽的孔武有力作了衬托。一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便从侧面写出了少年项羽的勇武,吴中子弟皆尚武强力,能为诸多少年英雄所“惮”,可见项羽的非同一般。司马迁对项羽有过肖像描写,与肖像描写相近的是人物的特写镜头,前者偏重于静态描写,后者则是动态的。在“霸王别姬”这段文字中,听闻四面楚歌,项羽“大惊”“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慷慨悲歌,道尽胸中无限失意。
  对比映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就是用的这种手法。李广带兵的特点是宽缓简易“行无部伍行阵”,“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近乎无为而治。程不识带兵却非常严谨,“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乃是一丝不苟。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倾向性。写李广的不幸遭遇,司马迁又是把李蔡与李广对比:“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其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读了这样的文字,读者禁不住要为李广唏嘘叹息,而对当时压抑人才的社会不觉扼腕而切齿了。
  人的本性只有在诸如患难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毫无保留,表现得透彻,表现得淋漓尽致。《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兼备的爱国形象。
  在安排材料上,司马迁写《史记》采用了“互见法”。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要突出的是项羽的豪爽直率、英勇无敌、才气过人,对于他的一些缺点和过失,或做了淡化处理,或掠过不提,但却在《高祖本纪》和《准阴侯列传》中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高祖本纪》中有一段刘邦数项羽十大罪状的描写,详细地记述了那十条罪状,而同样的情节,在《项羽本纪》中只用“汉王数之”四个字一笔带过,因为这一段是为表现刘邦善于玩弄政治,放在《高祖本纪》中最为合适,而并不是为了表现项羽,这样的有详有略,互为补充,既突出了项羽的个性,又保持了他性格的完整。
  (摘编自《〈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通过写陈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陈涉的远大志向,而通过对四面楚歌中项羽的特写现了末路英雄的心情。
  B.肖像描写是静态描写,人物的特写镜头是动态的,司马迁将特写镜头直接对准项羽,将末路英雄的心情引到极致。
  C.司马迁写程不识带兵特点是为了突出李广带兵特点,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对李广的敬慕之情。
  D.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司马迁采用“互见法”描写人物,或详或略,或补或删,记述史实互相补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正史之祖”“开创”“先河”等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在史书中的历史地位,并指出本文的探讨主题。
  B.文章以《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为例,说明只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将人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C.文章从注重语言、正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矛盾冲突、互见法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司马迁在描写人物时所达到的水平。
  D.文章没有将《史记》只看作历史著作,而是结合典型事例,全面论述了《史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机在传记文学的写作中画龙点睛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总结得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经验。
  B.司马迁首先意识到要用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就最能表现蔺相如的性格。
  C.只有正面描写,没有侧面描写的烘托和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
  D.司马迁创造了史书纪传体的新体例,精心选择材料,以前人不曾尝试的笔法在书中描摹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计划到2020年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