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50字。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完全不符合《六国论》原文的一项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以事秦之心理天下之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不得下咽也。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二、情景默写
2.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劫不灭,薪火相传。为了文明的创建,华夏民族的先祖们① ,② (《六国论》),蒙尘触雨,跋涉山川。文明的图景值得人们永恒仰望,面对孔子期冀的目光,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高咏的动人景象:③ ,④ ,⑤ 。然而,文明也常遭屠戮,文明的产物甚至被如此对待:⑥ ,⑦ ,弃置逦迤……(《阿房宫赋》)因此,我们应对历史进行反思,否则将如杜牧所言:“⑧ ,而后人哀之;⑨ ,⑩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阐明了齐国与赵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而对于赵国灭亡的原因,苏洵则发出“ ”的感叹。
(2)陆游在《书愤》中通过运用南朝宋的名将檀道济“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表达自己年事已高而壮志难酬的两句诗是“ , ”。
(3)刘明同学在写作文时,想引用两句诗来赞美革命者信仰坚定、视死如归,于是引用了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师看了,认为不如引用“ , ”。
三、句子默写
4.按要求填空。
⑴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 (《庖丁解牛》
⑵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趋于亡。( )《六国论》)
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述志得到孔子的肯定,孔子的原话是“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不满,原文是“ ”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六国论
[清]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非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