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30字。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o)     佝偻(lǚ)   夔州(kuī) 诓骗(piàn)
  B.谷穗(suì)     惊骇(hài)   脚踝(huái) 帝喾(kù)
  C.冠冕(miǎn) 广袤(mào)   拮据(jī)   朴刀(bō)
  D.摇曳(yè)     磻溪(fān)   眺望(tiao) 报帖(tiě)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汹勇 制裁 瑟索 前扑后继
  B.贸然 泥喃 停滞 郑重其是
  C.坍塌 褴褛 懦夫 强聒不舍
  D.掺杂 秘决 见教 形削骨立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明同学在秋季运动会上获得短跑、跳高双料冠军,创造了班级团体第一名的丰功伟绩。 B.丝绸博览园里展示的附庸风雅的工艺,让游览者眼前一亮,深受大家欢迎。
  C.冬天的南充,万物收藏着自己的风采,山穷水尽的景象更增添大地的肃杀气氛。
  D.人才难得,现在很多现代化企业都思贤如渴,给出很多优厚条件聘请青年才俊。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除非你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你。”这是一个假设复句。B.现代诗歌表现形式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分行造
  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
  C.文采本指辞藻、才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勿忘国耻,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
  沈若冲
  ①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布2023 年新征文物更料。这些史料再次宣告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这是中华民族永难抚平的伤疤,更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应忘记的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这道疼痛且悲怆的伤疤时刻警醒后人;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②每一次深切的缅怀,都是对民族记忆的唤醒。86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30万生灵惨遗杀戮,留下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万意味着什么?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意味着在那场持续6周的浩劫里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名同胞殒命,意味着无数家庭的破裂、幸存者无法忘怀的一生之痛。今天远离了战火硝烟的岁月,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之镜需要时常擦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却过去。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对奋斗精神的振奋。国家公祭日设立10年来,在铭记历史中吸取历史教训、激发奋进力量,在代代相传的讲述中传承视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