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50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词在遣词用字、韵律运用与布局谋篇上的独特之处。
2. 掌握物境与心境相融的表现手法。
3. 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前后词风的不同。
4. 初步体会性别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 叠字运用的妙处。
2. 细腻而又步步深入的感情蕴涵。
3. 国家变动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关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若星辰,名垂青史。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我们今天要赏读的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学习提示
豪放和婉约是词的两种典型风格。品读宋词,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的。学习时,要仔细体会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品味词的声韵美,思考词中寄托的生命感悟与人生态度。
《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要注意搞摩词人因外物触发的内心波澜,体会词作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这首词手法独到,起句便用十四个叠字,反复诵读,体会叠字中包孕的情感及其递进层次。
与律诗相比,词的声韵、句式、节奏等有着更多的变化,显得更为自由灵活,诵读时注意体会这一点。
*婉约派词的特点
① 内容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情、友情、亲情、感时伤世之情,都是它应有之情。
② 手法方面: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
③ 风格方面:温柔香艳,绮丽清新。音节谐婉,情调柔美,情致缠绵,凄恻动人。可歌性强。
“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婉约派词的代表词人
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
宋初: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李清照(1084一?),号易安居士,济南(在今山东省)人,出生于一个注重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从小受到熏陶。她的丈夫赵明诚历任知州一类的地方官。他们两人都喜欢收藏和研究金石书画,著有《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