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440字。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1023年的时候,宋朝的穷人家会教小孩如何种稻或织布,有钱人家则是教男孩读经写字、骑马射箭,教女孩三从四德。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60年还是很重要。
相较之下,对于中国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60年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们却一无所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但到那个时候,现在孩子学的各种技能,绝大多数可能没有什么用了。随着改变的步伐加速,除了经济会改变,就连“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
想跟上2060年的世界,我们该教什么呢?被大量信息淹没的21世纪,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信息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点滴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尤其是要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人类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你在第一阶段累积各种信息、发展各种技能、建构起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身份认同。人生的第二阶段,你依靠累积下来的技能闯荡世界,谋取生计,贡献社会。
但到2060年,由于改变速度的加快、人的寿命延长,这种传统模式将无以为继。人一生之中的各个接缝处可能出现裂痕,不同时期的人生也不再紧紧相连。“我是谁”会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加紧迫也更加复杂的问题。而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为改变总是会造成压力。15岁的时候,你忙着自我重塑,人生的变化,有点儿吓人,但也令人兴奋。但到50岁,你就不想改变了,大多数50多岁的人,并没有准备好随时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及性格的深层架构。
然而在21世纪,“稳定”注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从你身边嗖的一声飞过,把你远远抛在后面。有可能你有很长的时间,只能活得像一个无知的化石。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点儿用,就需要不断学习、重塑自己。
如果“不确定性”已经不再是例外,而是常态,又要怎么过下去?
想在这样的世界过得顺风顺水,需要心态非常灵活、情感极度平衡。人类将不得不一再放弃某些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学会与改变和平相处。但麻烦的是,教孩子拥抱未知、保持心态平衡,比教他们物理公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要困难许多。而且现在的教师多半也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他们自己的心态也都不够灵活。
到底你可以依赖什么呢?也许是技术?这个选项更冒险。技术可以带来许多帮助,但如果技术在你的生活里掌握太多权力,它就可能把你当作人质,走向它想达到的目标。几千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但这只让一小群精英富了起来,大多数人反而沦为奴隶。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得顶着炎炎烈日拔草、浇水和收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可能是未来你的命运。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改变速度的加快,让人类对未来的变化难以预测,老师需要教给学生更多的信息。
B.从远古时代开始,人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要累积信息、发展技能、建构世界观,同时建立身份认同。
C.作者认为技术本身并不坏,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能会沦为技术的奴隶。
D.凭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人类的了解越来越深,一旦算法比你更了解自己,人类就将失去对自己的决定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提到中国宋朝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还提到中国当代互联网公司百度等,可见作者对中国的相关问题有过研究。
B.现在的教师多半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他们自己的心态也都不够灵活,说明教师不再是教育的必需。
C.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人对改变的适应性会越来越差,但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未来世界,人必须适应改变。
D.未来世界,人们能真正认识自己、不断重塑自己,那么被算法操控则不必太忧虑。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表达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王大妈喜欢刷小视频,尤其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短剧,时间一长,她发现网站每次会自动推送类似的视频。
B.小陈计划去苏州旅游,选择某平台推荐的省心攻略,后来她发现网上好多游客跟着推荐走的旅游路线相似,拍摄角度也相似。
C.学校借助大数据跟踪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D.小林借了网贷,还没到协议规定的还款期限,平台就提醒及时还贷,因为平台借助大数据监测到她近期收入能力太低。
4.作者是怎样阐明人要不断重塑自己的原因的?请简要概括。(4分)
5.未来的“不连续性”时代,“我是谁”会变成一个比以往更加紧迫也更加复杂的问题。面对无法认清“我是谁”的危险,我们该怎样认识真正的自己、不被技术控制?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天明的时候,春儿她们到了滹沱河边。她们很兴奋:她们前来慰问的部队,就是那传说和盼望了很久的,贺龙将军带领的一二○师。
更巧了,司令部就驻在春儿的家乡子午镇。她们在村东头一家贫农的北屋里见到了贺龙将军。突然见到他,她只顾得浑身打量,好像在这位将军身上,每一个地方都带着红军时代的灿烂的传说,都是那些出奇制胜的英雄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