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20字。

  仁者通大道,岁寒见君子
  ——《论语十二章》中的“仁”与“道”
  素养目标
  1.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本,提炼关键词。
  2.联系相关文本,通过涵咏与比较,以“仁”为核心,理解“君子之道”的内涵。
  3.感受儒家穷通不移的人格操守,于新的时代背景中传承发扬“君子之风”。
  教学过程
  一、单元起始——初识君子
  这单元的学习将带领大家重回一个伟大的时代——轴心时代。这个时代东西方的人类文明中不约而同大师辈出,蒙昧的历史天空群星璀璨,照亮了人类思想的黑夜。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是百家争鸣。
  雅思贝尔斯曾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今天我们要重回那个百家争鸣的时刻,体悟先贤的智慧,求索自己的人生之道。我想第一位,应该从孔子开始。
  他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相隔两千多年的岁月,我们其实早已聆听过孔子的教诲。你能第
  一时间想到哪些孔子的言论?
  学生抢答接龙。
  预设:温故知新,学而不思,不耻下问……夫子教我们为学之道;
  三省吾身,箪食瓢饮,匹夫不可夺志……夫子教我们为人之道;
  风乎舞雩的理想社会……夫子启发我们为政之道。
  他的言论也许早已成为我们习焉不察的日常用语,他的思想影响着我们很多时刻的价值抉择,他的“道”在后世的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中传承。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他都在塑造着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君子。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对话孔子,学为君子。
  二、以经解经——绘君子形象
  1.字词整理与展示。
  开始文本阅读之前我们需要扫清字词的障碍。课前同学们已经整理了文言虚词卡片,我们通过一个小
  活动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而”的用法 敏于事而慎于言 连词,表并列
  人而不仁 连词,表假设
  就有道而正、死而后已 连词,表顺承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语气助词,无实意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转折
  登高而招 连词,表修饰
  2.扫清字词障碍之后,我们进入文本学习。大家通过初读文本,你能从文章中提取出哪些君子人格
  的关键词?
  学生梳理、重整文本。
  讨论后明确:仁、义、礼、学、风
  3.如何理解孔子对于君子人格的定义呢?古人倡导读古文的时候可以“以经解经”,借助其他的相关
  文本来帮助理解。课前我们已经整理出整部《论语》中与这几个关键词相关的名句。请大家小组讨论,
  结合相关句子分别阐释关键词的内涵。每个关键词由一个小组展示。
  【仁】:内化于心
  (1)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3)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