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促织》《变形记》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感受人物情感变化。
2、探讨变形背后的思想内涵,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章情感变化和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任务单
1.查阅资料,了解蒲松龄和卡夫卡的相关生平经历、《聊斋志异》及 现代派概念。
2.通读两篇文章,完成任务一,梳理《促织》《变形记》的故事情节
3.通读两篇文章,完成任务二,梳理《促织》《变形记》的变异特点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正在遭受痛苦绝望的困境,你想变成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呢?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促织》和《变形记》,共同感受主人公奇异的变形之旅吧!
(二) 预习反馈
1.抽学生介绍蒲松龄和卡夫卡的生平经历、《聊斋志异》及现代派概念。
2.抽查任务单完成情况。
(三)展示目标
齐读,明确重难点。
(四)师生活动
学习任务一:聚焦情节,品味波澜
情景任务
外高文学社开设“中外小说品鉴”栏目,对这两篇小说进行专题推介,我班获得了“聚焦情节,品味波澜”为主题的电子卡片承办权,要求通过卡片内容使读者迅速了解小说情节特点。
活动1:图说情节
请概括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画出情节发展曲线图及情绪发展变化图,完成后分组交流,选出最佳创意。
活动要求:
1.第一、二小组代表,分别展示预习任务单一,其他同学对照老师的提示,修改并确定最终情节梳理。
2.第三、四小组代表,分别展示《促织》、《变形记》情节发展曲线图及情绪发展曲线图。
明确:
点拨:我们知道,小说家都是讲故事的人,故事要引人入胜,不仅要把握情节的波澜起伏,还要注意情节发展中的情感变化及内在意蕴。同学们在《促织》情节梳理中,最好围绕核心线索“虫”字,分别在前加上一个动词来概括主要情节;在《变形记》的梳理中,不仅要关注格里高尔变后起床、开门等具体行动,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